禁止推广
- 最后登录
- 2020-8-9
- 注册时间
- 2019-7-27
|
2020新型冠状病毒突然袭来,新的一年开局让我们所有人措手不及,这次疫情让整个中华大地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因为这次疫情,全国企业不得不延迟复工,这给公司的运营工作带来了不少的挑战。在这种特殊情形下,浙商银行当机立断,针对各个企业类型给予疫情期间的帮助,为企业运营提供了应急解决方案!
一、针对公司客户
疫情防控期间,主动通过电话、微信等方式了解客户生产经营状况、金融服务需求等,引导支持客户通过运用浙商银行平台化、线上化业务满足自身需求。积极满足卫生防疫、医药产品制造及采购、公共卫生基础设施建设、科研攻关等方面的合理融资需求。对于受疫情影响较大的批发零售、住宿餐饮、物流运输、文化旅游等行业以及有发展前景但暂时受困的企业,尽可能通过给予本息还款宽限等方式,解决企业实际困难。截至2月10日,为抗击疫情企业发放流动资金贷款支持25.76亿元,发放专项用于企业抗击疫情授信27.65亿元。
案例1:浙商银行授信绿色通道,助力疫情防控一线企业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的快速蔓延,导致全国各地防疫物资供应紧张。浙商银行上海分行迅速响应,为疫情防控一线企业——上海润达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开通授信绿色审批通道,提供专项授信支持,仅用一天时间为企业完成新增5000万授信额度审批,并于2月10日发放疫情应急贷款1000万,全力支持企业防疫物资采购,保障一线防疫物资供应。
上海润达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为A股上市公司,作为国内体外诊断流通领域龙头企业,是此次身处疫情中心的武汉金银谭医院、协和医院、雷神山医院,以及全国几十家部队与地方医院病毒检测试剂盒及相关检测仪器设备的主要核心供应商。
随着疫情加剧,医院需求急速上升,企业出现疫情防控采购资金需求,浙商银行上海分行主动联系客户,即刻成立行领导与多部门组成的项目小组,快速设计授信支持方案,并向总行申请绿色审批通道。通过总分支行三级联动,非常时期采取平行作业、远程办公、视频会议、上门服务等多种形式通力协作,本笔业务从上报到授信批复仅1天。2月10日,该企业首笔疫情应急贷款1000万已发放到位,有效解决了企业阶段性疫情防控项目采购需求。
二、针对小企业客户
为全力配合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工作,2月5日,浙商银行响应央行、银保监会、浙江省委省政府的部署号召,推出支持小微六条措施,涉及贷款宽限、主动续期、增加授信、绿色通道等方面。具体措施包括:
一是提供宽限服务。将2020年2月3日至2020年3月20日设定为政策宽限期(视疫情变化情况适时调整)。在政策宽限期期间,受疫情影响相关行业小微企业暂时无法正常归还到期贷款而发生逾期的,不计罚息及复利,不影响客户征信记录。二是主动续期一年。对受疫情影响较大的批发零售、住宿餐饮、文化旅游、交通运输、居民服务等行业符合相关条件且授信在2020年6月30日前到期的小微企业,无须归还本金,系统自动审查、审批,提供主动续期最长一年服务,且授信金额可维持不变。三是自动授信增额。为受疫情影响资金需求扩大的存量小微企业,符合条件的主动增加授信额度,最高150万元,无需提供新资料,无需新增担保,系统自动审批贷款,全程线上签约办理,可随时提款,满足临时资金需要。四是加强信贷供给。主动对接应对疫情相关的医药销售、医药制造、医疗器械生产等重要医用物资小微企业,可凭医疗机构的采购订单,运用“政采贷”等特色产品给予最高1000万元信用贷款,全力满足相关企业防疫医疗用品采购、制造等方面的合理融资需求。五是实行特事特办。针对疫情防控所需的药品、医疗器械及相关保障物资的科研、生产、流通小微企业的合理信贷需求,开辟绿色通道,特事特办,提高审批效率。六是推广线上办理。除上述服务主要采用主动、线上方式授信外,还提供小微企业房抵点易贷、余值点易贷、资产池等产品7*24小时在线融资服务,手机实现贷款申请、审批、签约、提还款等,最大限度减少小微企业线下接触频率。截至2月10日,为抗击疫情小企业新增贷款和贷款展期2.2亿元。
案例2:主动下浮利率、开辟绿色通道——浙商银行嘉兴海宁支行快速为企业发放抗击疫情贷款
2月1日,浙商银行嘉兴海宁支行为海宁市卫太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发放抗击疫情贷款100万元,及时解决了该医疗企业的生产资金需求,共同为抗疫助力。
海宁市卫太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为生产无纺布抗菌口罩企业,为响应国家做好应急物资供应保障工作,企业开了两条口罩生产线,加班加点保障物资生产。1月30日,因为口罩产能急剧扩大,卫太生物科技急需资金用来采购和生产,该行获悉后第一时间反映,克服非营业时间多重困难,开辟了绿色审批通道,快速完成贷款审批,贷款利率在原有基础上下浮20个百分点,切实降低了企业融资成本,2月1日完成放款,保障资金以最快速度用到防疫前线。
同时,鉴于春节假期延期和疫情影响,为保障企业贷款资金顺利平稳过渡,该行已及时通过电话、微信等方式联系对接,了解询问客户周转资金安排,根据不同情况提供服务方案,更好地服务客户,与企业一同抗击疫情。
三、针对个人信贷和信用卡客户
(一)对参与疫情救援的客户,生产、经营相关防疫用品企业的员工客户,优先予以个人信贷审批。如果因疫情而出现还贷还息临时困难的客户,经客户申请,提供延期还款服务,还可申请到期续贷或展期(按揭贷款除外)。(二)对当地政府要求复工延迟的区域,且借款人在复工后第一个工作日足额还款的,批量调整个人信贷征信记录,不视为逾期。因疫情严重或疫情防控需要致使客户无法按时还款的,经客户申请,提供个人信贷延期还款服务,延期还款最长三个月(若疫情持续还可适当延长)。(三)提供差异化信用卡延期还款服务。对参加疫情防控的工作人员,在疫情期间的信用卡透支发生逾期的,暂不视为违约。对其他受疫情影响造成信用卡透支发生逾期的,提供差异化的延期还款政策。根据湖北、浙江、江苏、上海等各地复工时间,对暂时不能工作取得收入来源的人群,差异化合理延长还款期限。对湖北地区客户,最长延期30天;对江浙沪地区客户,最长延期15天;对其他地区客户,最长延期10天。后期根据疫情变化动态调整。95527客服中心设立疫情服务专属坐席。设立信用卡客户延期还款申请的快速处理流程。(四)推广运用线上信贷服务。疫情防控期间,优先推荐客户通过资产池“浙信贷增量续授信”线上满足个人消费续贷需求;优先推荐客户在线申办信用卡或申请提额需求。截至2月10日,因疫情影响经客户申请我行同意信用卡延期还款519户,涉及金额1980万元。
案例3:为特殊客户办理信用卡延期还款
童女士为武汉某健康咨询公司的职员,疫情发生后,投身疫情防控志愿服务工作,夜以继日参与募集和转运各类疫情急需物资。1月29日,得知客户情况后,浙商银行主动为童女士办理了信用卡延期30天还款手续。
同样生活在武汉的张女士,为个体从业人员,其所住小区离华南海鲜市场较近,受疫情影响较大,目前已暂时失去了收入来源。浙商银行在了解情况后,客户经理通过电话耐心安抚客户情绪,提醒做好安全防护。同时,考虑到张女士自办卡以来的信用记录良好,为其办理了延期30天还款的手续。
浙商银行相关负责人表示,像童女士和张女士这类信用卡延期还款情形,延缓期间的利息是免收的,客户的征信记录不受影响。
案例4:为爱心善款开辟绿色通道
2月3日上午,浙商银行温州乐清支行值班人员接到客户电话,欲捐款100万元用于新冠疫情防控。当前,处于防控疫情特殊时期,各大银行县域网点均暂停营业,该客户亦未开立个人网银,如何捐出爱心善款让客户一筹莫展。
“您别急,非常时期,我行可以特事特办。”该行客户经理的一句话给了客户一颗定心丸。浙商银行随即为客户紧急开启了绿色通道,营业人员及时到达支行网点,在做好防护措施的前提下,当天下午为该客户开立了个人网银,爱心资金成功汇出。不仅如此,疫情期间该行对企业或个人通过网银、手机银行向湖北等疫区相关账户捐款或汇划防疫专用款项,免收跨行转账手续费。
四、针对国际业务客户
开辟疫情防控跨境采购的绿色通道,全力支持企业办理防疫物资跨境采购业务。主要是特事特办,克服外汇市场休市、节假日参数等限制为企业快速办理跨境支付业务。帮助客户运用互联网外汇交易平台“浙商交易宝”和网上银行“涌金全球汇”跨境汇款渠道,便捷快速地完成线上购汇及跨境支付“一条龙”服务。累计办理非工作日应急业务折合人民币近700万元。
案例5:2小时,浙商银行“绿色通道”快速汇出防疫跨境采购资金
1月30日下午,浙商银行收到了来自企业跨境采购医疗物资的紧急购汇需求。为此,浙商银行第一时间打通绿色通道,仅用2小时完成参数调整、购汇、清算汇出等工作,次日资金即到达境外入账。浙商银行相关部门负责人表示,这是浙商银行在防疫时期全力做好金融服务保障的责任。1月28日,该行党委就发出通知,全力配合做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坚决打赢疫情防控攻坚战。
据介绍,江苏中创供应链服务有限公司是浙商银行南京分行的客户,作为江苏省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指定的物资进口商,急需从国外进口口罩、防护服等重要防疫物资,物资采购涉及商务谈判、合同签订、财政资金划转、购汇支付等多个环节,且供应商分布在日本、德国、迪拜、荷兰等多个国家。其中,一家日本公司可以提供7.94万件口罩,但要求企业支付预付款约人民币418.86万元。因情况紧急,企业希望结合物资采购进程,分批完成多币种的购汇、支付,且越快越好。
获悉企业需求后,浙商银行迅速反应,在家休假的工作人员立即返回岗位,第一时间建立了防疫物资保障金融服务绿色通道,总分行协同、多部门联动及时调整节假日业务参数,帮助客户运用该行的互联网外汇交易平台“浙商交易宝”和网上银行跨境汇款渠道,当日完成购汇、清算、跨境汇出等工作,并全额减免手续费。截至目前,首批订单物资款6500万日元已于1月31日上午到账,后续订单陆续处理中,全力保障防疫物资的快速到位。
五、针对网点服务
广泛宣传并协助客户尽量运用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等线上渠道办理业务,尽量使用汇款等方式替代现金业务。营业网点尽力配备非接触测体温设备、消毒水、一次性医用口罩、免洗洗手液(消毒液)等疫情防控所需物品。加强营业场所的卫生消毒,对于座椅、自助设备、柜台、填单台、笔、密码键盘等物品,尽量做到“及时消毒”。在重点网点建立双班不交叉营业机制,将网点营业人员分为AB两班, A、B班人员做到工作时间分开、住所分开,线下不接触,做好金融服务连续性保障。
案例6:体温异常?不放过每一次可能!
2月4日下午,浙商银行绍兴诸暨支行迎来了一位办理存款业务的张姓客户。按照服务流程,网点人员先为其测量体温。第一次测量为37.4度,接着又测两次分别为37.2度、37.4度。由于担心体温计偏差,网点人员还特意以身边同事做了测试,结果显示同事的体温正常。
针对这一情况,网点人员耐心与客户沟通,建议其返回家中休息,密切关注体温,有必要的话要去医院检查。客户表示理解,随即离开了网点。
由于近期网点客流少,诸暨支行大堂经理周桑妃回忆起,该客户前一日曾来过网点,开卡并办理了存款业务,逗留的时间不算短,当时体温正常。为此,营业主管稍后又拨打了客户电话,关心询问其回家后的身体状况。
客户表示,其回家后又进行了测量,体温已基本正常,后续会观察身体状况的变化,同时也对网点人员的耐心和细心表示了感谢。网点人员听闻,都长长地舒了口气,也算是有惊无险。
案例7:法人被“隔离”?应急服务跟上!
在疫情防控期间,为了保障客户的金融服务,浙商银行将尽可能开辟绿色通道、采取应急措施。
2月4日,该行深圳分行客户经理收到来电:有三家企业客户办理了通知存款,现在客户想支取后购买大额存单, 合计金额6000万元。然而尴尬的是,三家企业的网银操作员都把密码给忘了,无法自行通过网银操作购买。如果来网点办理,相关单据上需要单位盖章及法人签字,不巧的是这三家企业的法人都因疫情被隔离,无法签字。
欲闻迎春唢呐声,忽听阻疫战鼓鸣。在疫情这段特殊的时期中,深圳分行在实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提供了应急解决方案:在审核其他资料与手续齐全的情况下,通过与企业法人微信视频核实业务的真实性后,顺利帮助企业办好了业务。这项应急措施受到了三家企业客户的一致好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