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播电视新闻传播论文发表《西部广播电视》杂志2019年征稿函 杂志名称:《西部广播电视》 主管单位:四川广播电视台 主办单位:四川广播电视新闻与传播研究所 ISSN:1006-5628 CN:51-1458/G2 《西部广播电视》杂志,是四川省广播电视局主管、四川省广播电视新闻与传播研究所主办、西部广播电视杂志社编辑出版的信息与知识传播期刊,立足于广播电视行业,是一本具有实用性、科学性、指导性、可读性的知识、信息类广播电视影视刊物。 在新时期加强和促进广电事业的发展,依靠科技的进步发展广播电视事业,促进广电事业健康发展是广电系统工作人员的工作职责。每一个广电系统工作人员都应该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发挥聪明才智,勇于奉献,以积极的心态,饱满的精神状态和勇创一流的进取精神,出色地完成工作。同时,确立现代的理念,开放思维、强化管理,积极创新、踏实工作,为开创广电事业开创新局面做出应有的贡献。 《西部广播电视》杂志于1980年创刊(国内统一刊号:CN/51-1458/G2国际标准刊号:ISSN1006-5628),国内外公开发行,邮发代号62-60。经过近四十年的辛勤耕耘,《西部广播电视》杂志得到了迅速发展,已形成一定规模,现成为在全国、特别是在西部地区广播影视界最具影响力的期刊之一,年发行量100多万册,并以其"实用性、科学性、指导性、可读性",越来越受到广大读者的喜爱和信赖。 《西部广播电视》杂志社栏目设置: 数字化与新技术应用、广播影视制作与播出、系统管理与运营、计算机技术与应用、有线电视与网络技术、无线传输与覆盖等 《西部广播电视》杂志社稿件要求: 作者来稿务必做到以下几点: 1.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月,性别,民族,籍贯,学历,工作单位,职务,职称。 2.稿件如系基金项目(文章产出的资助背景):基金项目名称全称及具体项目编号(或项目批准号)应注明。 3.艺术论文稿件要求一般不低于3000字;正文前附150-200字论文摘要;关键词,选取3-5个文章核心术语。 4.参考文献:所有引文,必须注明出处,采用文末尾注。 5.文中计量单位的使用请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最新标准。外文字符必须分清大、小写。文中的图表要清晰,层次要分明。 6.摄影图片需原创,并且画面清晰,格式为.JPG。 7、来稿请勿一稿多投。我部自收到稿件之日起,三个工作日内对来稿进行初审,并以电子邮件形式回复作者,重点稿件将送有关专家审阅。如果一周内没有收到稿件录用通知,请与本部及时联系确认稿件是否录用。 8、论文一经发表,我社将赠送当期样刊1册。作者在文稿后面须注明邮寄地址、邮编、收件人姓名及其电话、作者姓名、电话、邮编等信息,以便通联邮寄。 注:来稿一律视作已同意删改,凡不同意改动删节论文内容者,请勿向本刊投稿。来稿内容文责自负,本刊概不承担任何连带责任。 《西部广播电视》杂志发表联系方式:
责任编辑:刘编辑 工作扣扣:叁壹壹捌叁壹陆零陆柒 投稿邮箱:lhcbw2017@163.com 上班时间:周一至周五 8:00——18:00
投稿注意:“作者姓名+(杂志名称)+QQ或联系电话”投稿到邮箱之后,请加编辑QQ进行沟通发表事宜。或者直接加编辑工作QQ,进行沟通咨询论文投稿发表事宜,更便捷,更快速,以至于您的文章得到快速刊登发表!
《西部广播电视》杂志知网收录优秀文章: 移动互联时代场景传播中的用户思维 蒋晓宇;18-19 新媒体语境下电视新闻深度报道的困境和发展趋势 李健飞;20 微影像语境下城市形象传播策略研究——以西安市为例 李静;21-22 “微文化”背景下新闻客观性缺失的原因与对策探析 陆钰霜;胡靖飞;23-24+27 媒体融合语境下“短视频创作”课程初探 苏也菲;窦兴;25-27 如何用微视频做好重大主题报道 王彬;28+32 艺术与数字技术相结合的新媒体艺术设计研究 王馨;29-30 加快媒体融合 引导舆论走向 吴俊蓉;31-32 电视产品的营销渠道建设的创新措施 杨旻旻;33+35 浅谈离播包装对于塑造电视品牌形象的意义 张雅静;34-35 直播答题砸金 从网络问答到知识转型 赵雅轩;36-37 广播媒体“中央厨房”流程再造浅析 戴林;38-39+45 新闻报道失实的解决对策研究 兰文娇;64-65 融媒体语境下《播音主持》教学多维创新路径探析 李炜娜;66-67 广播电视学专业综合培养体系构建 娄立原;68 法制类电视节目如何讲故事 马合木提·斯拉义;69+71 电视民生新闻如何再创辉煌 秦晓辉;70-71 广电融媒体时代超融合系统发展趋势 任林;72-74+76 典故在新闻报道中的作用 佘存拴;郭奖顺;75-76 新媒体技术在电视新闻制作中的价值与应用 沈嘉宜;77+79 大数据时代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融合策略 孙磊;78-79 互联网对传统电视行业的影响及优化策略 田壮;80+82 广告文案与策划课程的教学模式管窥 涂涓;81-82 新媒体环境下开展学生活动的新模式 王丽;区玉升;83+85 电视摄影的技术及艺术 冯童童;101+103 关于媒介化社会环境下电视相亲节目的发展对策研究 李冀;102-103 叙事与文化:渝派电影的商业美学价值研究 李莲;104 浅谈电视纪录片解说的意境美 李玲;105+107 使用与满足理论视域下的《向往的生活》 刘畅;王星;106-107 《创造101》给我国新媒体环境下娱乐产业的启示 李泽宽;奚杰;108-109 孤儿剪辑在真人秀节目中的运用 刘婕;110+112 浅谈电视导演专题晚会的策划与实施 孙寅;111-112 青年亚文化的传播机制探析——以《创造101》为例 唐杰;113-114 细田守作品的听觉符码 王传梅;115+119 BBC自然纪录片《地球脉动》创作研究 王纪春;赵佳泽;116-117 媒体融合背景下如何提升基层记者素养 韩潮;155-156 电视台新闻记者提高新闻采编能力的策略 何新燕;157+159 新媒体语境下播音主持的特征及发展途径 胡晓;158-159 电视节目主持的播音技巧研究 江婧妍;160+162 网络环境下电视台记者的角色定位及新闻采访 李国洋;161-162 人物新闻采访报道中情感引导的作用与运用 李静;163+165 多媒体时代电视新闻采编策略研究 李强;164-165 时政类节目主持的情感渲染 马卓璇;166+168 新媒体对真人秀节目的影响 梅梅;167-168 纪录片栏目的创新研究 孟春雪;169+171 新媒体视域下广播电台播音主持的技巧和特点 穆宏;170-171 播音主持语言表达技巧 宋文婷;172-173 新媒体时代广播节目主持人需具备的业务能力 孙建强;王菁;贾佳滨;174+177 县广播电视台播音主持如何有效掌握播音技巧 孙澎;175 播音主持创作中的个性化探索 王力;176-177 新媒体时代下江西特色县域小镇的建设和发展 温玲英;林文;178-179 新时期如何提高电视台新闻编辑策划核心竞争力 吴丽红;180+182 媒介融合背景下电视台记者采访形式的创新策略 徐小勇;181-182 新媒体时期电视台新闻记者采访技巧的提升方法 闫锋;183+185 对电视节目后期制作中视音频技术的探讨 杜鎏臻;211+216 波形监测仪基础及应用 付军;212-214 数字广播技术的特点及其应用 李征;215-216 调频广播覆盖的影响因素及优化技术分析 王书华;217+219 调频广播覆盖的影响因素及优化 吴志峰;218-219 电视播出信号监控系统的关键技术 杨文卫;220+226 数字传输在广播电视传输系统中的应用 李学弼;221 康明斯MGCS系列水冷柴油发电机组的运行维护管理规程 陈华;222-223 播控系统日常维护及常见故障的排除 陈曌;陆鹏飞;224 中波发射机的故障处理及维护 覃霖茜;225-226 界首市地面数字电视机顶盒常见故障及解决办法 王允雷;227+229 广播电视发送设备的维护与管理 张仕君;228-22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