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摇篮》记者专业高校评奖学金指定期刊社内征稿 杂志名称:《记者摇篮》 主管单位:辽宁日报报业集团 主办单位:辽宁报业传媒集团;辽宁省新闻工作者协会 ISSN:2096-3858 CN:21-1032/G2 创刊于1985年的《记者摇篮》杂志,其前身是《辽宁日报通讯》。经过30多年的发展,如今已经成为在辽宁乃至全国有广泛影响的新闻专业期刊。 《记者摇篮》由辽宁报业传媒集团、辽宁省新闻工作者协会主办。《记者摇篮》秉持与时俱进的原则,始终保持对新闻工作实践的敏感,与国内多所重点高校传播学院进行栏目合作。对新闻界出现的新现象、新观念、新问题,及时从理论高度加以探讨、研究;对学术界的最新理论成果,及时介入探索。同时,《记者摇篮》对传媒业积极应对挑战、深入推进改革、实现快速发展的成功经验和先进典型予以推介,成为了关注传媒业发展的窗口,也成为了传媒业群策群力、共谋发展的平台。因此,这本杂志既受到业界同行的欢迎,也受到学术界、与业界相关行业的普遍重视和肯定。 评价信息 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1992年(第一版),1996年(第二版); 《记者摇篮》杂志社栏目设置: 新闻践行、采编杂谈、新闻写作、职业素养、专题探讨、探索研究、品牌建设、新媒体、主播在线、广电视听等 《记者摇篮》杂志社稿件要求: 作者来稿务必做到以下几点: 1.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月,性别,民族,籍贯,学历,工作单位,职务,职称。 2.稿件如系基金项目(文章产出的资助背景):基金项目名称全称及具体项目编号(或项目批准号)应注明。 3.论文稿件要求一般2600字起发;正文前附150-200字论文摘要;关键词,选取3-5个文章核心术语。 4.参考文献:所有引文,必须注明出处,采用文末尾注。 5.文中计量单位的使用请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最新标准。外文字符必须分清大、小写。文中的图表要清晰,层次要分明。 6.摄影图片需原创,并且画面清晰,格式为.JPG。 7、来稿请勿一稿多投。我部自收到稿件之日起,三个工作日内对来稿进行初审,并以电子邮件形式回复作者,重点稿件将送有关专家审阅。如果一周内没有收到稿件录用通知,请与本部及时联系确认稿件是否录用。 8、论文一经发表,我社将赠送当期样刊1册。作者在文稿后面须注明邮寄地址、邮编、收件人姓名及其电话、作者姓名、电话、邮编等信息,以便通联邮寄。 注:来稿一律视作已同意删改,凡不同意改动删节论文内容者,请勿向本刊投稿。来稿内容文责自负,本刊概不承担任何连带责任。 《记者摇篮》杂志发表联系方式:
责任编辑:刘编辑 工作扣扣:叁壹壹捌叁壹陆零陆柒 投稿邮箱:lhcbw2017@163.com 上班时间:周一至周五 8:00——18:00
投稿注意:“作者姓名+(杂志名称)+QQ或联系电话”投稿到邮箱之后,请加编辑QQ进行沟通发表事宜。或者直接加编辑工作QQ,进行沟通咨询论文投稿发表事宜,更便捷,更快速,以至于您的文章得到快速刊登发表!
《记者摇篮》杂志知网收录优秀文章: 高等院校文化建设中校园媒体的作为 卜祥剑;9-10 大数据与新闻的融合研究 付雪;11-12 论新闻媒体传播对青年的影响及强化措施 兰绍华;12-13 关于网络媒介互动传播下的新闻传播活动特征分析 董辽;夏冰;14-15 论微信公众号与电视节目制作的融合创新 刘卓群;18-19 谈短音频对移动互联网时代地市级广播发展的作用 韦瑶;19-20 “微”传播时代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网络传播与弘扬研究 吴婷;21-22 新时期科技期刊稿源挖掘问题的探讨 刘勇;王昊;童军杰;23-24 刍议广播电视新闻策划的创新思维 葛成铁;24-25 浅谈新媒体矩阵建设对传统电视的影响 张旭峰;26-27 网络电视的传播特性分析 陈京晶;27-28 打造全新的媒体“操作系统” 吴唐;29-30 论新媒体时代军事记者的培养途径 梅笑;31-32 浅谈数字化平台电视节目播出技术的维护及措施 李大志;32-33 新媒体语境下的电视媒体生存困境及突围之道 黄美琦;34-35 探讨新闻广播的品牌化经营战略 关晓红;35-36 广告创造意外的力量:“旧元素新组合”的新思路 李瑞;37-38 财经新闻传播在新媒体环境中的生存策略 曲家乙;39-40 浅析电视台记者如何在采访中兼顾倾听、观察和引导 曹雪旸;40-41 新媒体时代如何开展好新闻编辑工作 龚春云;42-43 论新闻敏感性在新时期新闻采访中的作用 丁欣;43-44 市县级电视台新闻记者如何做好社会类新闻的采访策划 张国军;45-46 浅谈企业报新闻采写的“着力点” 闫婷婷;46-47 新媒体环境下广播电视台新闻编辑工作的多样化 肖媛;48-49 关于新形势下编辑工作原则与编辑工作创新的探讨 阿米娜木·克热木;49-50 探究电视台记者如何做好新闻采访与编辑 刘航;51-52 浅析广播电视台新闻记者采访艺术的提升 赵玲;52-53 浅谈如何做好新闻采访前的准备工作 李雪松;54-55 电视台摄像光线运用初探 崔江;56-57 新媒体时代广告传播策略分析 张子昆;57-58 基层广播电视台新闻传播现状 樊晨;59-60 新时代加强新闻报道舆论导向的思考 文芸;60-61 浅谈市级媒体自办节目与大众接受 鲁晓萌;62-63 “互联网+”背景下报社媒体融合发展研究 刘佳惠子;63-64 浅析基于用户体验的民俗文化大众传播 邹阳阳;65-66 新媒体环境下体育微电影的传播特点 王圆方;67-68 微时代的艺术生产与传播——以影视艺术为例 覃薇;70-71 故事化在电视专题片中的运用探析 杨辉;71-72 细节在电视专题片中的作用初探 李迎春;75-76 新时期多民族地区提升播音主持能力研究 吴艳琴;76-77 浅谈播音员、主持人训练绕口令的益处和方法 于海艳;78-79 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研究 乌珊丹;79-80 浅析综艺节目《开讲啦》中的主持人语言风格 常亦帆;81-82 新媒体环境下电视新闻播音主持语言个性路径探析 杨慧敏;82-83 播音主持语言交际和情感探析 古丽娜·阿布都热苏力;84-85 新媒体对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定位与发展探究 张嘉珺;85-86 播音主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田广维;87-88 试论影视艺术与影视文学之间的关系 刘婷婷;88-89 网络语言的隐喻性探析 郑敏;90-91 新时代传媒转型与发展研究 张悦;92-93 论情境教学法在播音与主持教学中的应用 刘婷婷;94-95 电视新闻评论在文化传播与发展中的作用 殷蕾;95-96 新媒体时代新闻采写的创新与突破 王瑛洁;97-98 自媒体现状及新特点 崔一涵;99-100 新时期广播电视台新闻编辑工作的多样化分析 周丹;101-102 网络直播平台兴起背后的思考 王星予;102-103 微传播语境下中国动漫民族化拟态环境的环境化探索 陈卓威;104-105 浅谈微信公众号运营者的“道”与“术” 罗娟;106-108 互联网传播环境下广告受众态度与行为研究 张春蕾;108-109 论视频博客兴起背后的传播转向 黄家圣;112-113 新媒体环境下企业新闻危机管理机制 况旭馨;114-115 广播电视新闻记者在新形势下提升采访艺术水平的策略 李文婷;115-116 新媒体时代记者的职业素养与社会责任 郭甦;117-118 新媒体时代如何做好广播电视台新闻采编工作 张力;118-119 浅谈电视新闻记者在突发事件中应具有的职业素养 陈雪芳;120-121 浅析新媒体时代新闻从业者职业道德问题 刘文龙;121-1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