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止推广
- 最后登录
- 2021-8-12
- 注册时间
- 2019-1-20
|
![]()
成都在网红圈一直人气爆棚,慢节奏是它强有力的标签,大熊猫是它最合格的“代言人”;宽窄巷子、锦里……无数次地刷屏社交媒体,
成都变成了一个非常宜居的、被过度“安逸化”,其实也被单调化了的城市。
而真实的成都,它的野心随着钢筋混凝土的搭建不断向上。
壹|一个奋进中的成都
“政治,诗歌,承诺,它们都是假的,只有数字不会撒谎,数字就像上帝的手稿一样精确。” 统计数据是城市流动方向的指南针,它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应总体格局下城市的相对地位、揭示城市发展的前景和趋势。
我们从成都的数据中,破译出了这座城市奋进的决心。
人才落户政策开局完美,2018年人口增量28.53万人
自人才落户政策实施以来,成都人口增量在2018年达到了28.53万人,增长率为1.8%,在全国各大城市中名列前茅。目前,成都已拥有1633万人口,按照联合国的标准,成都早已是城区人口数超过1000万的“超级大城市”。
而这些还在不断涌入成都的“储备”人才,会成为未来城市发展的中坚力量。
城市轨道交通发展迅猛,
运营里程达到226公里
2018年,成都地铁3号线二、三期顺利开通,1号线三期也投入使用。同时,有轨电车蓉2号线也已在运行中。据统计,成都去年累计开通运行里程60.3公里,全成都目前运营线路长度共计226公里,轨道交通占公共交通出行分担比率大幅提升。
驻蓉领事机构增至17个,世界500强企业落户285家
成都要走出去,就要在对外合作方面发力。
目前,驻蓉领事机构已经增至17个,在国内仅次于上海和广州。成都的朋友圈也越来越大,国际友城和友好合作关系城市达到93个。除此之外,世界500强企业落户285家。
国际航线达116条,蓉欧班列全年开行1591列
近年来,成都加快打造国际门户枢纽。
截至4月2日,成都国际(地区)航线达到116条,2018年成都机场的旅客吞吐量52950529人次,同比增长6.3%,位列中国内地机场第四,跻身全球5000万级机场俱乐部。
蓉欧快铁国际班列通达 24个海外城市,已覆盖亚洲、欧洲、北美洲、非洲、大洋洲的重要枢纽城市。蓉欧班列全年开行1591列、开行量继续保持全国第一。
“国际会展之都”比肩上海,会展业年总收入超1100亿元
在中国各大城市中,将会展业发展定位于“国际会展之都”的只有成都和上海,而成都的不同在于,它是以生态圈理念推动会展业的高质量发展的。
2018年1至10月,在成都共举办重大会展活动606个,展出总面积890万平方米。年底,会展业的总收入超过1100亿元,参展参会的人数突破1亿人次。
空气优良天数增加14天,达到249天
随着铁腕治霾、大气污染防治“650”工程等的推进,成都生态文明建设再上了一个台阶。
来自市环保局的数据显示,从2018年1月1日到2018年12月31日,成都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249天,相比2017年增加了14天。也就是说,2018年,有超过全年三分之二天数的空气质量优良天。
贰|一个走向世界的成都
要了解成都在国际上的变化,我们就要在成都之上谈成都。
2018年11月14日,由全球化与世界城市(GaWC)研究网络编制的全球城市分级排名——《世界城市名册2018》正式出炉。这个通过检验城市间金融、专业、创新知识流情况来评选一座城市在世界城市网络中的位置的名册,再一次让世界对成都侧目。
没错,成都在《世界城市名册》中又一次实现了跨级别跃升。在上一次排名中,成都连升四级,从世界四线城市(High-Sufficiency)升为世界二线城市(Beat-),成为当时所有城市中上升最快的。
今年,成都再次“开挂”, 排名上升至71,跃升2级为Beta+,仅次于北上广深、香港、台北。
可以看到,与成都同为新一线城市的杭州、武汉、南京等城市的世界城市排名均在成都之下,成都稳坐新一线的“领头羊”位置。
成都作为一个西部腹地城市,能够有如此成绩,与当下的历史机遇密不可分。在“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新一轮国家战略下,成都已从“蜀道难,难于上青天”的内陆天府之国,变成了开放前沿最具竞争力的新兴热土,带着开放的基因,蜕变新生。
在全球城市格局中,中国城市链接世界的能力正不断地提升,而中国成都,已然成为了世界的成都。
叁|成都——全球范本城市
开放,让成都站在了新的历史高度,不仅提升了城市的影响力,而且对城市发展的眼界,也有了新的思考。使得近年成都在城市发展的战略上明显更具有国际化视野。
习.主.席在四川视察时指出,天府新区是“一带一路”建设和长江经济带发展的重要节点,一定要规划好建设好,特别是要突出公园城市特点,把生态价值考虑进去,努力打造新的增长极,建设内陆开放经济高地。
2018年5月,天府公园城市研究院挂牌成立,该研究院定位为“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城市发展研究顶级智库,公园城市研究的核心科研机构”。 汇集国内外权威专家智慧开展研究。例如公园城市内涵研究由吴志强院士领衔开展;公园城市指标体系构建研究则由联合国人居署的赛尔瓦托·芬达罗先生领衔开展。
“一个城市的预期就是整个城市就是一个大公园,老百姓走出来就像在自己家里的花园一样。”到去年底,成都累计建成天府绿道2607公里。以锦江绿道段为例,这段自北往南延伸的240公里的绿道,光是治理污水就要花去一年的时间。不仅如此,天府新区还打造了兴隆湖湿地公园、鹿溪河生态区、天府中央公园这三大生态休闲好去处,总占地近12000亩。
根据规划截至2022年天府新区核心区公园城市全域生态骨架将基本建成。核心区域“300米见绿、500米见水、1000米见园”的公园城市形态初步呈现。
无论是花园城市新加坡,还是国家公园城市伦敦,亦或是绿洲之城莫斯科,它们无疑不是因其生态优势享誉全球,同时又是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的经济高地。一座城市如果没有将自己放入全球的开放平台中思考,没有前瞻性的生态规划,公园城市这一先进的城市发展理念绝不会成为当下发展的目标。
天府新区的雄心也正是于此。如今,成都向上的速度被不断地刷新,数据排行为我们展示了一个走向全球的范本城市。而成都向上的高度也已突破了想像,一座世界级标杆摩天大楼在天府中心顺应而生,将成都天际线再度刷新。
从美国纽约的国际知名建筑师事务所KPF设计的效果图得以看到,这座世界级标杆摩天大楼是按照“立体公园”的模式进行打造,将公园城市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构建绿色空间、融入地域特色的几大特点融入其中,修建属于成都的独一无二的城市地标。
这个从规划设计之初就极受瞩目的摩天大楼,其所建构的垂直上升的城市空间正是成都激进向前和超越雄心的体现。
成都,它的野心正在向上而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