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育教学文化研究论文发表教师评职称高校学生评奖学金指定期刊社内征稿 杂志名称:《科教文汇》 主管单位:安徽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安徽省老科技工作者协会、安徽省科学教育研究会 ISSN:1672-7894 CN:34-1274/G 《科教文汇》杂志是安徽省科学技术协会主办的期刊,是安徽省一级科学教育类学术期刊,集学术性、综合性、前瞻性、权威性为一体的理论期刊(旬刊)。 《科教文汇》遵循"严谨、唯实、公开、优质"的方针,力求体现"现代"、"实用"、"综合"三大特色。其主要任务是宣传党和国家有关科技、教育、文化事业发展的态势、全面提高科教文工作者的素质,从而推动我国科教文化事业的发展。 刊物宗旨 严谨、唯实、公开、优质 刊物特色 现代、实用、综合 报刊职能 杂志社秉承“科教兴国、文汇天下、教研结合、共同发展”的宗旨,注重教研教改成果的宣传、案例的分析、经验的介绍及学术的交流。为了共同探讨与研究中国科教文化事业成长的基因,有效地整合国内科教资源,更有利地推动中国科教、文化、事业等方面的变革,科教文汇杂志社发起、组织中国优秀学校的校长和其他文化事业单位负责人成立科教文汇理事会。 自我评价 《科教文汇》是一本集科技、教育、文化为一体的4开彩色铜版纸编辑出版面向全国公开发行的大型刊物,它用崭新的理念,将科技信息与文化、教育、生活相结合,用科技倡导新生活,用大文化展示民族类个性,用教育启迪人生。弘扬正义和民族主义、爱国主义,坚持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以高尚的情操陶冶人。《科教文汇》将联系全国重点大学院校,科学院研究所(院),民航班机,火车站、港口作为赠送阅检读者。同时聘请科学院士,著名学者,经济学家,文化名流,知名教授等作专题访谈,栏目主持。《科教文汇》用真诚、平视、对话的性质与读者沟通。 主要任务 其主要任务是宣传党和国家有关科技教育、文化事业发展的态势、全面提高科教文工作者的素质,从而推动我国科教文化事业的发展。 出版信息 (上旬) 专辑名称:社会科学II 专题名称:中等教育 出版文献量:20887 篇 (中旬) 专辑名称:社会科学II 专题名称:教育与社会科学综合 出版文献量:19567 篇 (下旬) 专辑名称:社会科学II 专题名称: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 出版文献量:21507 篇 评价信息 (2018版)复合影响因子:0.107 (2018版)综合影响因子:0.056 《科教文汇》杂志社栏目设置: 教育观察、思政教育、师资建设、教改教法、科研应用、文艺传媒、外语翻译、职业教育、基础教育、教育管理、教育心理、创业就业、社会博览、学前教育等等 《科教文汇》杂志社稿件要求: 作者来稿务必做到以下几点: 1.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月,性别,民族,籍贯,学历,工作单位,职务,职称。 2.稿件如系基金项目(文章产出的资助背景):基金项目名称全称及具体项目编号(或项目批准号)应注明。 3.论文稿件要求一般3800字起发;正文前附150-200字论文摘要;关键词,选取3-5个文章核心术语。 4.参考文献:所有引文,必须注明出处,采用文末尾注。 5.文中计量单位的使用请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ZUI新标准。外文字符必须分清大、小写。文中的图表要清晰,层次要分明。 6.摄影图片需原创,并且画面清晰,格式为.JPG。 7、来稿请勿一稿多投。我部自收到稿件之日起,三个工作日内对来稿进行初审,并以电子邮件形式回复作者,重点稿件将送有关专家审阅。如果一周内没有收到稿件录用通知,请与本部及时联系确认稿件是否录用。 8、论文一经发表,我社将赠送当期样刊1册。作者在文稿后面须注明邮寄地址、邮编、收件人姓名及其电话、作者姓名、电话、邮编等信息,以便通联邮寄。 注:来稿一律视作已同意删改,凡不同意改动删节论文内容者,请勿向本刊投稿。来稿内容文责自负,本刊概不承担任何连带责任。 《科教文汇》杂志发表联系方式:
责任编辑:刘编辑 工作扣扣:3118316067 投稿邮箱:lhcbw2017@163.com 上班时间:周一至周五 8:00——18:00
投稿注意:“作者姓名+(杂志名称)+QQ或联系电话”投稿到邮箱之后,请加编辑QQ进行沟通发表事宜。或者直接加编辑工作QQ,进行沟通咨询论文投稿发表事宜,更便捷,更快速,以至于您的文章得到快速刊登发表!
《科教文汇》杂志知网收录优秀文章: 汉语言文学应用性教学研究 郭文艺;31-32 韩国文学课程教学模式优化策略探索 陈新;33-34 传统文化渗透于大学语文课堂教学之我见 赵青;35-36 提高大学生母语素养的研究 刘萍;37-38 基于传统课堂模式的在线课程建设与应用——以“社交礼仪”为例 郑佳武;39-40 新媒体时代高校音乐教学改革的路径探析 刘阳琼;41-42 大学书法教学中的思政教育——由参观颜鲁公祠谈起 刘圣进;43-44 Maple在古典微分几何中的一些应用 李文婷;姚明臣;李媛;45-46 基于MATLAB的时间序列分析 裴丽芳;冯三营;47-49 当前大学生审丑教育现状调查与分析 南俊琪;45-48 面向机械工程背景不同专业及类型模块化项目管理课程体系研究与实践 倪霖;49-50 浅析校企“双创”合作下的人才培养与课程建设 何秉高;史丽娟;孙向阳;51-52 “电子数据检验技术与应用”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王冠;53-54 学生视角下计算机开发类毕业论文质量探析 王青海;李琳;张伟;55-56 “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改革的几点措施 郑璐璐;57-58 面向文科专业开设Python程序设计课程的可行性分析 徐卫克;59-61+68 高校本科导师制教改探究与实施——以西南医科大学针灸学专业为例 张慧;张丰正;何胜东;64-65 腧穴三阶段学习记忆法 郭铭滨;黄泳;曲姗姗;钟正;张继苹;杨路;66-68 定义中医音乐治LIAO 左志坚;彭贵珍;69-71 网络环境下大学生自我教育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卢晓琳;10-11 新时期高职师生交往中德育渗透的功能与途径 吴煜辉;12-14 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的成因与对策分析 唐俊;程翔宇;15-16 艺术类高校教师艺创绩效评价指标分析与研究——以Z综合性艺术类高校为例 缪晓慧;17-18 浅析医学院校青年教师职业素养的提升路径 胡思宇;19-20 “一师一优课”活动对新教师专业发展的促进研究——以“雨霖铃”课例为例 侍鲜;21-22 提升中职烹饪专业班主任领导能力的分析与研究 姜超;23-24 基于问题的教学模式探讨及教学设计实践 邱杨;25-26 大数据环境下高校信息化教学模式研究 罗红娜;27-28 论知识管理在信息化教育中的实践应用 高跃庭;许婕;29-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