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9年江西文学教育职称论文发表期刊长江丛刊征稿 杂志名称:《长江丛刊》 主管单位:湖北省作家协会 主办单位:湖北省作家协会 ISSN:2095-7483 CN:42-1853/I 期刊简介 《长江丛刊》(旬刊)创刊于1979年,是湖北省作家协会主管主办的一份大型文学期刊,以“直面文坛真相,弘扬文学本义”为办刊理念,锐意刊发具有前沿性、批判性、学理性的文学评论,同时精选并推介具有思想和艺术拓展价值的优秀文学作品。 《长江丛刊》坚持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DONG思想和邓XIAO平理论为指导,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和“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方针,坚持实事求是、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严谨学风,传播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弘扬民族优秀科学文化,促进国际科学文化交流,探索防灾科技教育、教学及管理诸方面的规律,活跃教学与科研的学术风气,为教学与科研服务。 出版信息 来源数据库:精品文艺 出版文献量:23972 篇 总下载次数:179056 次 总被引次数:1956 次 栏目设置 作家作品论、古代文学、外国文学、文化视点、影视文学、艺术天地、艺术教育、新闻与传播研究、旅游规划研究、语言研究、时事文化参考、校园专区等 稿件要求 作者来稿务必做到以下几点: 1、通过电子邮件将稿件发到我刊投稿信箱: 注:投稿到邮箱之后,请加编辑QQ3118316067(刘编辑)进行沟通发表事宜。或者直接加编辑工作QQ,进行沟通咨询论文投稿发表事宜,更便捷,更快速,以至于您的文章得到快速刊登发表! 2、投稿邮件标题格式:《长江丛刊》+作者姓名+投稿 3、文稿应资料可靠、数据准确、具有创造性、科学性、实用性。应立论新颖、论据充分、数据可靠,文责自负(严禁抄袭),文字要精炼,请勿一稿多投。 4、文稿作者署名人数一般不超过5人,作者单位不超过3个。第一作者须附简介,包括工作单位、地址、邮编、出生年月、性别、民族、籍贯、学历、职称、研究方向;其它作者附作者单位、地址和邮编。 5、论文格式一般要包括:题目、作者及单位、邮编、内容摘要、关键词(3-5个)、正文、参考文献等。文稿篇幅(含图表)一般不超过9000字符(3300字符左右起发)。文中量和单位的使用请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ZUI新标准。 6、来稿文章为word排版,宋体小四号字书写,正文内尽量不添加其他格式。 7、基金项目:获得国家基金资助和省部级科研项目的文章请注明基金项目名称及编号,按项目证明文字材料标示清楚。 8、为便于稿件的修改及联络,请作者提供联系方式:通信地址、邮编、电话、电子信箱等。 9、编辑部对来稿有删修权,不同意删修的稿件请在来稿中声明。稿件刊登后,赠当期杂志一册,以供用途。 10、参考文献的著录格式采用顺序编码制,请按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编号,所引文献必须是作者直接阅读参考过的、最主要的、公开出版的文献。 知网收录优秀文章 徐舫及其诗歌创作 王秋蓉;67-68 论东晋山水诗诞生的思想动因 郜甜甜;欧阳明亮;69-70 言与意、主体与客体、领悟与表达——试论《沧浪诗话诗辩》 林贞余;71-72+80 传统文化下的女性生存——论《白鹿原》中的女性形象 汤静;73+75 论《青春之歌》林道静的思想转变历程 叶华玲;74-75 深与浅——余秀华《摇摇晃晃的人间》简评 赵晨伊;76+82 论《生活秀》与《她的城》的本真性 王利荣;77-78 科幻文学作品《北京折叠》中的现实主义探析 高树明;79-80 从古典到现代——罗丹审美思想发展研究 冯超;88-89+103 艺术类院校文化艺术对外交流中的德育教育研究 郭倩;90-91+119 浅析高职院校“音乐鉴赏”课程教学改革的途径 严艾;92-93 平面设计课程下课题制实践教学研究 陈晓英;94+96 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下音乐教育专业课程建设的研究 王莹;95-96 文化自信视角下绍兴方言的保护及传承研究 王美娟;105-106 唐僧形象在当下影视改编中的变异 刘倩;107-108 空间转向视域中的茂县文化旅游——茂县县城凤仪镇、黑虎羌寨、坪头羌寨空间叙事比较 孟榕;109+111 《怦然心动》赏析——浅谈中美教育的区别 陈曦;110-111 解析《战狼2》对民族主义情感的契合 王娟;112+114 从文化差异角度浅析中英文表达区别 黄灏浩;120+126 俄语语篇中人称代词回指的翻译问题 杨明;121-122 现代俄语中的英语外来词浅析 霍晓晶;123-124 创建基于跨文化交际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 陈曦;125-126 大学英语课堂创新设计初探——将中国文化元素输入英语教学 朱媛媛;张飙;张瑾;127-128 CET-SET对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的反拨作用 王艳艳;129-130 翻转课堂与任务型教学法整合教学模式在职业院校英语课中的探索研究 满兴燕;131+133 中高职英语课程衔接策略分析 玄宇;132-133 高职商务英语写作微课程建设研究 张丽芳;134+145 信息化教育技术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丁青兰;135+141 从史学角度简析明朝朝鲜贡女变化 樊宇然;佟波;142-143+147 文天祥与信世昌关系正误 高一航;144-145 浅析中国古代货币的演进历程和社会经济的发展 章吟;146-147 历史上的容隐制度及其对现代刑法的影响 朱会田;陈梦君;148-149 清末女学的受阻和破阻(由1902年《大公报》所见) 刘冰;150-152 张其昀先生的地理区域理念述评 乔欣;153-154 儒家思想对增强高校德育工作的实效性探讨 石南;张丽云;202-203 高校图书馆人文服务在读者服务中的体现 李金杰;204+206 培养构建地域文化设计共同体的民族之“道” 杨平;205-206 心理健康教育在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运用分析 栾晨;207+209 互联网环境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对策探究 洪晓静;208-209 论高等教育法规中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 白婷;刘伟涛;李佩忠;陈海菊;高欣;赵丽梅;210+212 高校财务内部控制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 梁清泉;211-212 信息化时代大学生党建工作创新研究 聂海岭;242-243 浅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 杨晨;244+246 基于马克思文化观谈文化使命 赵钊;刘福会;245-24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