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高手

- 最后登录
- 2021-9-4
- 注册时间
- 2018-11-4
|
什么是无人机植保?其实就是我们俗称的“飞防”,由于作业效率高、喷洒效果好、隐性成本低等优势,近年来逐渐在植保机械市场上占取一席之地。那么无人机植保服务究竟该收多少钱合理呢?
相较于人工植保,一台飞机效率相当于普通人力的60倍以上,其通常采用的雾化喷洒方式更可节省30%以上的药用量和90%以上的水用量。
无人机培训不仅如此,飞防作业让飞手、农民都尽可能远离农药,也降低了他们中毒的风险。大大减缓了近年来中国农村人口老龄化,劳动力连年流失,农药、化肥利用率较发达国家差距明显等问题。
那么问题来了,无人机植保服务究竟该收多少钱呢?按照行业惯例,根据作业无人机类型、农户的喷洒需求、农作物、农田复杂程度、市场空间等不同因素,植保无人机喷洒服务的报价往往不能一概而论。
1.作业无人机类型
植保无人机有众多维度的区分。多旋翼、单旋翼、固定翼,油动、电动,手动作业、自动作业,GPS定位、RTK定位等等。不同类别的无人机,作业效率、喷洒效果、智能化程度、使用成本等多方面可能存在巨大差异,其作业报价也与之相关。
2.喷洒需求不同
按照病虫害的严重程度、用药品种不同,农户会对喷洒效果要求不同。病虫害情况轻微或某些防治工作,飞行速度可以达到8m/s以上;反之如果病虫害较为严重,农户要求施药效果足够好,无死角、不漏喷,飞行速度可能需要下降到4m/s甚至更低。
另外,植保无人机定位性能良莠不齐,所以一般作业需要在田块边缘画出几米的安全边界以防炸机,作业时安全边界部分喷洒不到,有些农户对边缘地区喷洒不作要求,但许多农户会要求扫边作业,扫边需要精准的控制,且风险较高。对于飞手来说,飞行速度的降低、扫边作业的加入,会直接影响到作业效率,也影响到每天的收入情况,所以单亩作业的报价也会随之提高。
农田边界普遍种有防风林,植保机需规划一定距离为安全边界以防撞树。
3.农作物不同
飞防作业,现在大多针对大田作物为主,少数厂商的飞机可以作业丘陵地形的果园。针对大田作物,棉花、小麦、水稻、玉米等作物的喷洒难度也不尽相同。
水稻田水面反射大,对无人机的定高及飞手的要求相对较高,玉米地等高杆作物往往需要自动化作业且高杆对穿透效果要求更高,如果不考虑病虫害程度及用药情况,这类作物的飞防服务费用往往高于棉花及小麦等;针对丘陵地形的果树,因果园海拔落差大、果树普遍较高等问题,如果按照大田的方式直接覆盖性喷洒,往往效果得不到保证,于是一般逐棵果树作业,每天效率仅有几十亩,单亩服务价格必然水涨船高。
大田作物作业价格:8~15元/亩不等;
果树作业价格:25~40元/亩不等。
4.农田复杂程度不同
中国农村土地流转率相对较低,农村田块面积大小和质量参差不齐,小到几分地,大到数百亩。有些农田规整且一望无际,如新疆兵团的农田;有些农田则歪歪扭扭,电线杆、横拉线络绎不绝。这些因素对飞防作业实施的难度也有很大区别,规整大田对飞手、飞机的要求相对较低,作业效率能够尽数保证,单价相对较低;未流转的小田,涉及到频繁的转场,且对飞手、飞机的要求相对较高,效率直线下降,单价则较高。
5.市场空间不同
学过经济学的朋友都清楚,产品服务定价除了与成本挂钩,很大程度上还与市场的供求关系、市场空间有关。如果供过于求,是买方市场,价格降低;供不应求,则为卖方市场,价格上涨。中国作为农业大国,各省份地区种植的作物、病虫害的类型都不尽相同,植保服务的体量和需求也千差万别。
某些省份可能仅需要数百台植保无人机作业便可满足需求,价格则较低;但另有某些地区每年光go-vern-ment统防统治工作都有上千万亩次,便需要大量的植保无人机服务,但飞防服务的供应又十分有限,价格也会相对较高。
某门户网站称,2016年是植保无人机爆发元年,经粗略测算,按照中国20.25亿亩耕地,每年病虫害防治规模超过86亿亩次,市场规模超千亿元。无人机推进了飞防行业的兴起,创造了数万“飞手”的就业岗位,同时也催生了许多飞防服务平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