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便虽然气味和形态会引起人的不适,但是每次的大便特征都会有区别,观察大便的性状能够直观的判断人的健康状况。在生活中,有的人在大便的时候,发现有便血现象,这些血显然就是自己身体内的,很多人对此感到不解。如果耽误了治疗,便血情况持续,血液流失多。那么,便血是否很可怕呢? 引发便血的原因较多,如果没有及时治疗进行改善,疾病严重会增加治疗难度,如果血液流失过多的话,甚至还会出现贫血的情况。那么便血是哪些原因引起的呢?听听黄石博仕专家怎么说吧: 1、肠道肿瘤 通过肛门指检或者肠镜检查的方式来判断是否存在恶性肿瘤。因为肠癌作为发病率较高的消化道恶性肿瘤,在发病过程中也会导致便血这种情况产生。肿瘤本身血液供应丰富,质地脆弱,在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肿瘤破裂出血,可能就会出现便血表现,血液中含有的铁元素量增多,粪便颜色会改变。有这种情况需要警惕,通过及时治疗来控制肠癌发展。
2、肠道出现溃疡 部分人受到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会有消化道溃疡形成。这些溃疡伤口无法愈合,粘膜受损出血,在排泄粪便时血液跟粪便的混合会让粪便颜色出现改变,多有黑色粪便产生,这也是部分人便血的原因之一。有这种情况存在,可以通过及时治疗的方式来改善。只有局部的粘膜修复了,便血表现才会减轻。 3、痔疮 痔疮属于较常见的肛门疾病,在发病过程中痔疮的体积可能会随着病情的发展逐渐增大,用力排便的过程中可能会对痔疮造成损伤,表面粘膜受损出血,排泄出来的粪便多有鲜红色的血液附着在粪便上面,有时候还会点滴出血。有这种情况存在,说明痔疮在发展,应该通过及时治疗的方式来改善痔疮,防止疾病严重导致便血情况明显。 因此,发现自己经常便血,在不确定原因的时候可以到医院进行检查,防止某些疾病悄悄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