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贵宾
- 最后登录
- 2021-9-9
- 注册时间
- 2019-2-15
|
之体外诊断系列,详细解读体外诊断行业及其各细分领域,本篇聚焦细分领域分子诊断。分子诊断是近几年增速最快的体外诊断领域,未来3-5年有望维持30-50%的高速增长,然而其各细分技术众多,并各有所长,究竟哪里才有先机呢?
分子诊断是应用分子生物学方法,通过检测受检个体或其携带病毒、病原体的遗传物质的结构或含量的变化而做出诊断的技术。其检测对象主要为核酸和蛋白质,以核酸分子为主,相比于发展成熟的免疫诊断、生化诊断等技术,分子诊断处于快速成长期,是体外诊断(InVitroDiagnosis,IVD)领域发展最快的细分领域,具有检测时间短、灵敏度更高、特异性更强等优势,被广泛应用于传染性疾病、血液筛查、遗传性疾病、肿瘤伴随诊断等领域。
1.分子诊断技术平台及原理
分子诊断领域主要包括PCR(qPCR和dPCR)、二代测序技术(NGS)、荧光原位杂交(FISH)、基因芯片等,其中PCR是目前应用最成熟、市场份额最大的技术平台,在国内分子诊断中市占率为40%,在国内获批的分子诊断产品中,基于PCR技术的超过90%。
与分子杂交和测序技术相比,PCR技术主要优势在于高灵敏度、易于推广,主要局限在于检测位点单一且已知,多重基因联合检测时可涵盖的基因数量受限,目前已经发展到第三代数字PCR(dPCR),短期内仍将是分子诊断主流技术平台;测序技术发展迅猛,虽然市占率较低但市场增速最快,其中二代测序技术NGS(高通量测序)是目前测序领域应用最广泛的技术,已经成为许多序列变异分析与科研应用的主要选择,但由于实验操作复杂、成本高等原因,在临床应用中仍处于起步阶段,应用前景广阔。
2.分子诊断市场情况
近年来全球分子诊断行业年均增速保持在10%以上,高于体外诊断的其他细分领域。2013年全球分子诊断市场规模约为57亿美元,预计2021年全球分子诊断市场规模可能达到144亿美元。
我国分子诊断因起步晚,规模较小。但在消费升级、分子诊断技术进步、政策扶持以及资本追捧等多重因素的共同推动下,我国分子诊断行业发展前景良好,增长快速。2014—2019年,我国分子诊断市场规模由46亿元增加至约108亿元,年均增速在18%左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