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止发言
- 最后登录
- 2021-8-11
- 注册时间
- 2018-11-28
|
某学者在有关论坛上发表农业是中国最大污染源和化肥施用量减少40中国粮食产量没有任何影响的言论由此引发了力挺和质疑两派激辩。环境修复的相关知识也可以到网站具体了解一下,有专业的客服人员为您全面解读,相信会有一个好的合作!
力挺派认为某学者发表上述言论的依据和底气源于国内农业化肥利用率低、污染环境较为严重的现实。毋庸讳言我国化肥利用率的确较低碳铵利用率不足20尿素利用率不足60磷肥利用率不足20钾肥利用率仅为45左右。如此低的利用率表面上看有过半的化肥白用了意味着减量四成用肥是合情合理的;而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流失的化肥既然没有用在正途上那么就会通过邪路对土壤或水体形成污染。所以从这个角度上看上述言论似乎言之有理。
质疑派则认为将农业污染主要归罪于过量施肥的说法站不住脚。因为仅根据抽样数据就将中国最大污染源的帽子扣在农业头上值得商榷。比如说太湖、滇池的污染农业污染到底占多大比例不同研究人员、不同时间做的数据都不一样。
笔者以为农业是中国最大污染源和化肥施用量减少40中国粮食产量没有任何影响的言论具有脱离现实国情的理想主义色彩和主观臆断成分是一种哗众取宠的炒作技法容易误导社会舆论给化肥乃至农业带来指导思想上的混乱。
须知作为农业大国改革开放30多来我国粮食产量已经实现了翻番;2012中国粮食总产量58957万吨连续9丰收;我国以占世界七分之一的耕地面积养活了世界五分之一的人口。这些了不起的成就都与化肥息息相关其中仅氮肥、磷肥的贡献率就超过了50。因此完全可以说没有充足的化肥就没有粮食保障更遑论粮食安全。
根据耕地肥力递减规律土地生产力会呈现自然下降趋势而为了恢复地力和保持作物高产丰收就要依赖各种肥料其中化肥是主角。当农村种植业密植程度非常高以小麦为例播种数量普遍是传统撒种量的2~3倍以上出苗后麦田里密密麻麻几乎没有留下插脚的空地。这种密植程度如果没有足够的肥效支撑作物生长和丰收是不可想象的。显然当代农业已经与化肥须臾不可分离。有专家指出当化肥对粮食增产的贡献率依旧在40~50在肥料本身及施肥技术没有重大突破的形势下减少施肥量就意味着减产。因此针对当化肥品种结构的现实削减化肥施用量无疑是拿粮食安全开玩笑。
因此笔者以为对待化肥的科学态度和正确的做法应当是:既要充分认识化肥对农业种植业的决定作用又要看到施肥方法存在严重的不足;既要积极改良现有化肥和研发新肥种又要加快推广缓控施肥、测土施肥、定量施肥等方法竭力减少化肥流失尽量避免化肥污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