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止发言
- 最后登录
- 2021-8-11
- 注册时间
- 2018-11-28
|
提起杂交水稻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全世界都知道他是一位鼎鼎有名的科学家。他培育的杂交水稻为中国创造用世界5的土地养活世界20的人口这一奇迹立下功劳。袁隆平的杂交水稻被国际上视为中国继四大发明之后的五大发明称其为二次绿色革命。山东环境修复的具体问题可以到我们网站了解一下,也有业内领域专业的客服为您解答问题,为成功合作打下一个良好的开端!
虽然人们都知道袁隆平对种业的巨大贡献却很少有人知道他对农化产业也非常关切。不久笔者拜访了这位自谓为世界农夫的老人。
丰收离不开农药化肥
问:我听说您关于农资有一个简单而又深刻的精辟比喻无论是在种业界还是在农化圈都已经成为经典的至理名言:种子、农药、化肥是确保粮食和农作物丰收必不可少的重要因素种子好比发动机农药、化肥好比两翼三者缺一不可。您为什么会这样说?
袁隆平:要解决人类的健康问题首先要消除贫困、解决饥饿问题因为不解决粮食、农产品数量安全问题人类健康便无从谈起。中国科学家播下的不仅仅是一颗颗水稻的种子带给世界以粮食的充实和物质的繁荣更是一颗颗和平的种子为促进人类和谐共存、文化融合开辟了一条康庄大道。在这条大道上少不了农药、化肥的支持。
因为再好的种子只有通过精心栽培才能获得丰收而栽培是离不开农药和化肥的。常言道收多收少在于肥有收无收在于药。来杂交水稻在东南亚、非洲得到迅速发展但由于很多非洲比较贫穷那里的农民种田很少使用农药、化肥因此同样的水稻种子非洲的产量就比东南亚低很多。这就足以说明一个问题农药、化肥对粮食和农作物而言是多么的重要。
现在社会上对农药、化肥的认识缺乏科学性这是一种非常不正常的现象。其实完全可以说粮食安全离不开种子也离不开农药、化肥。以超级杂交稻的稻瘟病、稻飞虱为例如果防治不好轻则减产重则颗粒无收农业科技工作者的辛勤劳动就会付之东流。
发展杂交水稻造福世界人民是我长期奋斗的目标我们的科研团队现在正努力攻关五期超级杂交水稻20149农业部组织专家组对种植在湖南隆回县的百亩示范田进行了验收验收组合Y两优900平均亩产9881千克创造了大面积种植的新世界纪录现在正在攻关亩产1066千克新目标。超级杂交稻的研究与推广为促进我国水稻单产不断提高作出了重要贡献。
目世界上还没有培育出能完全抗稻瘟病的水稻品种而且这种病害也不能根治只能预防。稻瘟病是我国的多发水稻病害水稻从抽穗到成熟这段生长间都易发稻瘟病如果这期间又遇上阴雨连绵的低温天气预防稍有疏忽几乎必感染稻瘟病。因此在我国相对常规稻产量较高的杂产稻要获得高产也必须加强水稻病虫害的防治而稻瘟病的防治就离不开农药。因此农药、化肥作为超级杂交稻生产过程中的必要生产资料是促进超级杂交稻大面积亩产1000千克目标早实现的坚实后盾。
科学使用实现减量增效
问:从您的介绍中我们了解到我国粮食产量实现跨越式增长化肥和农药功不可没。但不久农业部下发《到2021化肥使用量零增长行动方案》和《到2021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方案》。为什么我国要争取实现化肥、农药零增长?如何实现这一目标呢?
袁隆平:现在国内不少地方过量使用化肥农药不仅造成资源浪费还影响到生态环境安全。土壤肥力下降、水体富营养化等已经严重威胁到农业环境。尤其是农药用量超标还会产生农药中毒、农产品残留、有害生物抗药性增强等问题。因此我们必须科学有效规范、科学合理地使用农药、化肥。
从实践来看减少施用次数、使用适当剂量、防止流失、提高效率等是实现化肥和农药使用量零增长的必经之路。而从实际效用来看在科学合理使用的提下化肥、农药减量不但不会影响粮食安全而且会利于粮食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过去提高水稻产量大多是通过扩大种植面积、增加肥料投入、应用化学药剂控制病虫害等措施来实现。但是这些措施今天虽然需要但已不再起决定作用。以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设在三亚荔枝沟的示范田为例这里示范种植的水稻行距、株距都有非常严格的要求施用有机肥肥料营养素的配方比例是根据稻田土壤的微量素含量确定而且定期定量施肥。肥料的用量减少了但并没有影响产量。
要完成提出的农药、化肥减量增效计划靠农户分散作业是不现实的必须加大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与绿色防控的力度必须要提高科学用药、用肥的水平。
问:您刚才提到了要提高科学用药、用肥的水平。那么如何才能实现科学用肥、用药呢?
袁隆平:我国现在农民打药很辛苦如果企业敢于创新能够把几种农药结合在一起开发出一些高效、谱广、使用方便、价廉物美的农药既能减少使用次数又能提高防治效果还能节约人工成本这就是对农民的又一次解放。另外几我去美国考察水稻生产人家全是使用飞机喷施农药不仅效率高还可以大量减少农药使用量。
此外应用生物农药是减少对化学农药依赖的有效措施之一。但目人们要走出一个误区不要总以为生物农药是最安全的而一提到化学农药就觉得应予以淘汰。生物农药虽然比较安全但一般作用慢、防治不彻底、持效期较短对大面积发生的病虫害不能快速有效控制。农药使用上不要一味地拒绝化学农药单一地使用生物农药而应把两者结合起来使用形成优势互补。
还需要一提的是我国很多人把有机农产品想得十分神秘认为生产有机农产品就必须拒绝农化品。其实并不然。我曾经翻译过国际水稻所的一篇文章《漫漫长路》这篇文章就指出依照国际标准有机农产品允许少量使用化肥。
问:来发生的一些诸如毒西瓜、毒草莓等事件使现在社会上出现了谈药色变的现象您怎么看?
袁隆平:造成负面效应不是因为农药本身而是在于没有科学合理使用。当乱用、滥用化学农药特别是盲目加大施药剂量、多反复使用同一种农药的现象十分严重。农药不可怕只要对其实行严格管理并采取风险防范措施坚持交替、轮换使用将农药残留控制在可接受的范围内就能使其为我们服务实现趋利避害。
有些媒体利用人民群众对农产品质量安全高度关注的心理无端制造毒香蕉、毒西瓜、毒草莓等事件不仅中伤了农药行业也损害了农业生产者的利益如乙草胺草莓就给莓农造成了数以亿计的经济损失。农药行业工作者、农业科技工作者、媒体工作者等都有责任科学、公正地宣传农药。现代农业拒绝农药、化肥等化学投入品是不现实的关键是科学合理使用农药、化肥特别是要大力发展生物农药、生物有机肥等大力推广和普及绿色防控技术确保粮食和农产品数量与质量安全。
用创新迎接春天到来
问:科学用肥、用药离不开创新。您是科学家您觉得农化行业的创新应该从何处入手?
袁隆平:对于涉农的事业而言无论是科学家还是企业家都要以解决农民的需要为己任。科学家的发明必须要创新必须要面向市场企业家也应该一样。市场是有限的而创新是永无止境的。
国外现在很注重农化新品研发我们应该用创新的精神去追赶、去超越。土壤消毒剂、土壤修复剂、作物健康调理剂的市场会越来越大中国必须在这些方面有所突破。
另外农作物的生长除需要氮磷钾等大量素外还需要锌锰镁硅等微量素。农作物在生长过程中缺什么就要及时补充什么。肥料企业应该积极研发并推广生物有机肥、腐殖酸功能肥、液态功能肥、缓释长效肥等。
中国的农化企业不仅要卖产品还要卖服务。其实在服务环节中可以创造更多的利润。我主张农化企业把产业链延伸到广阔的农村去。农村大有作为农化企业的出路就在希望的田野上。
问:现在有很多新产品如生物农药等推广很困难叫好不叫座怎么办?
袁隆平:任何新生事物老百姓接受有一个认识过程。杂交水稻从无人了解到家喻户晓从要农民种到农民要种经历了一个比较漫长的过程关键是要做好试验示范、推广工作让老百姓看到好效果。生物农药同样要做好试验示范、推广工作。凡是有生命力的新事物就一定会有真正的春天到来。
此外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创新要面向市场。市场需要什么产品企业就研发市场需要的产品这样企业才能迅速发展壮大。比如湖南神隆超级稻丰产生化有限为了实现精准栽培保丰产轻简耕种促增收的目标积极围绕超级杂交稻作文章秉承良种、良法、良田、良态的丰产技术路径实现种三得四即种三亩田获得四亩田的收成坚持种药肥一体化配套的发展思路先后成功开发出除草药肥、缓释肥等系列产品受到了农民的欢迎也为企业赢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
同心协力振兴中国农化
问:您对中国农化行业实现健康和可持续发展还有什么建议?
袁隆平:中国农化行业要实现健康和可持续发展除需要政策扶持外还需要协会对行业多引导有关各方多交流、多合作。
其中农药是农业生产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生产资料是粮食稳定供应的重要保障。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药工业得到长足发展已成为世界上农药生产的大国为保证我国粮食连增长作出了重要贡献对世界农业安全产生深远影响。农药行业要做好中国农药服务世界农业。中国农药工业协会是我国农药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倡导者与践行者作为中国农药工业协会的高级顾问我深感责任重大。
要消除社会对农药行业的不当理解保护农药行业发展进而保障我国现代农业健康和可持续发展。这不仅是行业协会的责任也是我们农药企业和各行业媒体的责任。农药行业发展需要传递正能量要让社会有更多的人了解农药、关心农药、支持农药把我国从农药大国发展成为农药强国。
另外要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环保工作非常关键。现在我国的经济发展了可环保问题越来越严重了。尤其是雾霾我们能实实在在感受到。北方烧秸秆南方烧稻秆都是制造雾霾的凶。如果把它们都制成有机肥变废为宝就是农业为环保作出的一大贡献。
问:感谢您百忙之中接受我们的专访更感谢您为世界农业发展作出的巨大贡献。最后您还有什么建议?您能否总结一下您的观点?
袁隆平:随着超级杂交稻高杆高产化的发展对农药、化肥的依赖和要求会越来越高。现代农业的发展拒绝农药、化肥是不现实的。希望中国农化工业产学研与应用紧密结合早实现中华民族的禾下乘凉梦。
水稻经济效益不高农民不愿意加大投入也是水稻病虫害防控难的重要因素之一。建议政府大力提高农民种植水稻的补贴增加对水稻病虫害防治的投入。
杂交水稻能够解决国内温饱问题然后迈出国门、造福世界人民更多是靠我的同事和学生们仆后继地付出了难以想象的艰辛和努力才取得了一些成绩。也离不开农药、化肥行业默默无闻的奉献。我国吃得饱的粮食问题解决了现在我和我的团队的任务就是努力解决大米吃得好、吃得香、吃得安全的问题。希望在农化界的支持下如愿以偿。
正当世界上有人别有用心鼓吹中国威胁论时习平总书记给了世界一个响亮的回答中国这头狮子已经醒了但这是一只和平的、可亲的、文明的狮子。中国种业界、农药界、化肥界有很多这样热爱和平、不畏艰难、敢于拼搏、勇于创新的狮子。我希望看到一个强大的农化大国在东方崛起。(汪建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