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新疆伊犁州尼勒克县喀拉托别乡的图力帕尔合作社母马养殖基地,放眼望去,整齐的马厩一字排开,一捆一捆的草料像大块积木一样整齐码放在棚内,堆得像小山一样高,一群大大小小的马儿怡然自得的咀嚼着草料。中银消费的相关问题可以到网站了解下,我们是业内领域专业的平台,您如果有需要可以咨询,相信可以帮到您,值得您的信赖!
喀拉托别乡有着悠久的养马历史,饲养经验丰富,但一直属于零散饲养,没有形成产业规模,直到2016年,从新疆农业职业技术学院毕业不久的艾力努尔·特列甫巴勒德从中看到了商机。当地村“两委”引导鼓励艾力努尔·特列甫巴勒德带头,组织村里的64户村民以马匹入股的方式成立了图力帕尔马养殖专业合作社,其中有建档立卡贫困户58户,合作社还优先给贫困户提供长期或短期的务工岗位,帮助他们就近务工、就业增收
谈到成立合作社的初衷,艾力努尔·特列甫巴勒德告诉记者:“一匹生产母马养殖一年,贫困户年底可以分红1000多元,合作社也可以获利。我们看中的不是单纯的售马这一点利润,而是形成马产业链后,通过马匹改良、孕马尿、马肉、奶制品深加工带来的利润,有了这条产业链大部分人的生活都有保障了。”
随着市场形势不断向好,2019年艾力努尔·特列甫巴勒德有了扩大养殖基地的愿望,但苦于资金短缺,一直未能如愿。恰逢,尼勒克县农信社党委书记、理事长潘龙到养马场调研,在了解合作社的情况后,经过调查、研判,现场办公,随即向图力帕尔马养殖专业合作社发放100万元的3年期流动资金贷款,支持扩大养殖规模、改良繁殖、马肉食品加工、鲜马奶销售及产业链延伸等。
有了信贷资金的注入,图力帕尔马养殖专业合作通过“合作社+养殖基地+社员+贫困户”的产业化运作模式,建立了规范化核心示范基地。目前,合作社有养殖场地116亩,棚圈2400平方米,600平方米的钢架结构草料棚1座,马匹数量由成立时的50匹增加至272匹,每年出栏马驹150匹左右,年产熏马肉13吨、马奶30吨,总收益110万元,贫困户仅分红一项就可增收1000元以上。
为使马产业健康、规范发展,确保养殖户利益最大化,提高养殖户的抗风险能力,合作社还定期对社员的养殖情况进行指导、培训。叶尔森艾力·夏曼就是其中的收益者之一,他曾是喀拉托别乡喀尔沃依村的建档立卡贫困户,过去一家三口,仅靠他一个人放羊为生,日子过得紧巴巴的。如今他在合作社放马,除固定股金分红,每月还有2000元的工资收入。
“入股合作社,年底有分红,打工还有工资,我家的日子越来越好了。”叶尔森艾力·夏曼笑呵呵地说。截至目前,像叶尔森艾力·夏曼一样在合作社入股的社员就有183户。
谈到未来的打算,图力帕尔合作社负责人艾力努尔·特列甫巴勒德向记说了他的“小目标”:“结合旅游业发展趋势,从国外引进优良公马进行整体改良,积极发展以观赏、骑行、表演、比赛为内容的旅游服务业用马,推动马产业规模化、品牌化、多元化发展,带领全村各族群众过上更加富裕的好日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