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人行郴州市中支积极引导辖内金融机构加大对以沙洲村为代表的革命老区的金融支持力度,通过整合金融资源、扩大信贷投放、改善金融服务、激发金融扶贫动能,助力当地红色旅游发展和现代农旅示范基地建设,取得了显著实效。
信贷支持再发力
短短一上午,“半条被子的温暖”专题陈列馆讲解员朱淑华和同事就已为十几批慕名而来集中参观的游客进行了讲解。“在我们这儿,不仅可以参观‘半条被子’故事主人翁徐解秀和3位女红军的居室,还有湘南传统古村落、生态种植体验园等。”朱淑华自豪地介绍。
4年前,面对沙洲村资金不足、地块分散、人口外流严重等问题,汝城县政府开创性地异地流转1000亩土地,引进龙头企业,建设发展小黄姜、奈李、猕猴桃等种植基地。有了人和地后,人行郴州市中支积极探索,引导金融机构创新信贷产品,指导金融机构对“基地+农户”“合作社+农户”“旅游+扶贫”等帮扶模式进行信贷支持。其中,建行郴州分行推出了“裕农信用贷-文明贷”,为沙洲村村民提供低息生产资金;创新推出“匠担贷”,优化审批流程,免除抵押物,为文明乡商户、小微企业、种养殖户、农业合作社提供优先办理绿色通道,以产业带动村民脱贫致富。
村民张有发告诉记者,按照“合作社+农户”方式经营,他在今年4月获得了农行“小黄姜贷”200余万元,流转了98亩土地,大规模种植小黄姜。“今年天气好,再过一个月就要大丰收了,每亩产量能有5000多斤,有11户农户通过租金、劳作等方式入股,预计每户从中增收8000元。”
在红色旅游的带动下,沙洲村里办的“瑶家乐”农庄每年收益达145万元,其中52万元分给贫困户。在沙洲现代农旅示范基地,猕猴桃长势喜人,基地吸纳了沙洲、五一、韩田、秀水4个村的贫困户。通过土地入股、小额信贷入股,327户贫困户每年户均增收1500元,4个村每年增加村集体收入各1万元。
普惠金融再进阶
沙洲村村民朱利志在广场摆摊卖土特产及小商品,一年增收5万多元;村民朱世伟回村开了一家夜宵店,并出租旅游单车,年收入10多万元;村民朱小红办起了村里第一家土菜馆,生意越来越红火……今年前三季度,仅农行郴州分行就在该村累计投放个人生产经营贷款250万元。
为做实沙洲村民生保障工程,推动普惠金融再进阶,人行郴州市中支指导建行郴州分行针对文明乡政府部分干部及公职人员,推出年利率为425%的“裕农优享贷”,用以改善乡村教师、卫生人员、基层公务员生活质量;开设了“金湘通”普惠金融服务点,让该服务点成为服务乡村百姓的“村级智慧政务大厅”“村级便民服务中心”;指导农行郴州分行向郴电国际累计投放贷款3亿元,用于汝城县全县农改造,惠及文明乡5万多人口,助力全乡基础设施建设。该中支还在沙洲村建立“便民、惠民、利民”金融扶贫服务平台,指导金融机构对31户建档立卡贫困户的社会信誉、经济状况、经营能力等基本情况进行全面摸底,建立“一户一档”、内容翔实的农户信用档案。
为增强革命老区百姓的风险防范意识,人行郴州市中支在沙洲村定期开展金融扶贫政策和金融知识普及活动。在今年10月的“决战决胜央行支付系统宣传走进贫困村”主题宣传活动中,该中支累计接待咨询1000余人次,发放金融知识宣传册3000余份。今年以来,该中支已组织6次“金融知识进村上门”活动,通过与上千名农户和游客交流和现场答疑解惑,打通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
“我们将继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南重要讲话精神,传承红色基因,聚焦沙洲村脱贫发展模式,强化金融支持,为郴州高质量发展贡献金融力量。”人行郴州市中支党委书记、行长黄红星如是说。
国债为民再深入
为满足革命老区百姓对国债投资的需求,人行郴州市中支制定了《郴州市储蓄国债下乡工作实施方案》,召开工作推进会,鼓励全市银行机构将农村国债服务与普惠金融、精准扶贫、乡村振兴工作有机结合。
该中支组织引导辖内农行、邮储银行率先在沙洲村进行服务站点建设试点,向来自全国的游客展示国库践行普惠金融社会职责的服务风采;组织国债承销机构在服务站内设立专门的国债销售柜台,在无银行点的行政村组建流动宣传队,由对口承销银行进行日常业务服务与管理,聘任村委会干部、助农取款经办人等担任国债咨询志愿者,在国债发行销售期间,由承销银行派驻国债专干驻村帮扶,并按照“全面推进、重点突破”的原则,对国债服务示范站开展巡检督导工作。
截至11月25日,郴州市全辖已挂牌试点设立国债服务站点44个,累计开展国债宣传下乡活动20多场次,四期乡县级国债销售金额共计5112万元,惠及农户1000多人。
现金服务再提质
“要办理存取款、换零钱的旅客朋友到我右手边的现金便民服务站,其他朋友可以在这儿稍做休息。”近日,导游张霞带领“郴州红色经典线路团”的外地游客来到沙洲村游客服务中心办理金融业务。回想起前两年带团来沙洲的情景,张霞记忆犹新。那时候,游客想买当地土特产但现金不够的情况时常发生,四周没有取款机,游客只好向导游借,导游又向另一个导游借,很耽误游客行程。“现在好了,这里建立了农村现金服务站,还能刷‘云闪付’,游客‘红色之旅’的便利性和体验感大大提高了。”张霞说。
为有效提升现金服务水平,人行郴州市中支明确了“紧跟旅游消费,兼顾农村产业”的提质思路,按照“优化存量资源配置,扩大优质增量供给”的原则,积极推动文明乡开展总行级乡镇现金服务示范区建设工作,先后迁址1个、新设3个服务站。该中支将红军长征途中驻扎文明乡时发行的“红军钱”、公债券等珍贵史料与人民币相关知识有机结合,制作宣传片,在沙洲广场播放。
该中支在银行点摆放触摸式宣传屏,汇编并导入现金服务相关内容,供客户自助查询了解;在示范区每个行政村发展1名快递员为联系人,收集村民残币及零钞兑换、人民币反假等需求信息和非法印制人民币图样祭祀用品、拒收人民币现金等违法信息。该中支通过一系列便民利民举措,为红色沙洲和革命老区百姓打造了“存钱放心、取钱安心、兑钱顺心、用钱开心”的现金服务环境。
截至11月末,沙洲村现金服务示范区共有银行点两个、自助存取款机3台、残币兑换尺(仪)9台、现金服务站7个,开展现金服务活动200余次,为客户兑换残损人民币12万元,兑换20元以下的小面额人民币128万元,回收不宜流通人民币96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