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于2014年底就被国家正式批复为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2016年8月,中央又将江西列为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此次,国家再次选择江西作为绿色金融改革创新五大试验区之一,说明江西的基础条件有其得天独厚的优势。近日,记者前往江西抚州市,就绿色产业及绿色金融的发展情况进行了采访,记者看到,当地政府致力于创设绿色经济发展环境,人民银行抚州中心支行着力推动绿色金融平台建设,各商业银行积极参与绿色信贷投放,本土企业努力做好绿色产业创新,抚州市正在致力于打造一条完善的绿色产业链,并将绿色金融的实践紧密对接实体经济,将金融本质的能量充分释放于绿色产业的发展过程之中,在绿色金融的考量标准形成,绿色金融的可持续发展以及绿色金融与其他金融服务类别的协同等多方面做出了有益的尝试。
进入中伏,赣抚大地笼罩在42度的高温天气之下,记者一行来到人民银行抚州中支的会议室,一场关于绿色金融的研讨会即将在这里召开。
“抚州市生态环境优越,旅游资源丰富,文化底蕴深厚,素有‘赣抚粮仓’的美称,绿色产业基础较好。早在2014年,人行抚州市中支便将打造‘绿色金融、红色金融、暖色金融’列为全市金融工作战略发展重点,制定出台《2014—2016抚州市金融惠农三年规划》,加大对绿色经济、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等重要领域的信贷支持,促进节能减排、清洁能源、环境保护和资源协调发展,加强对绿色金融的探索和推动力度。尤其是在收官之年,抚州市中支重点攻克银保合作、‘两权’抵押贷款试点和绿色信贷‘三大难题’,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人民银行抚州中心支行行长杜正琦开门见山地介绍说。
制度创新:绿色信贷专项统计为“标准”
据人行抚州中支调统科科长邹力宏介绍,为准确反映金融机构支持绿色经济的深度和广度,人行抚州市中支制定了《绿色信贷专项统计制度》,统一数据口径和标准,确定衡量绿色信贷实施效果的关键指标,对6个业种,23种业态信贷状况进行监测统计,做到绿色信贷可量化、可核实、可评估,同时,还专门组织撰写了《2016年抚州市绿色信贷发展报告》。
当记者问及该专项统计制度的依据和衡量标准时,邹力宏表示:“我们将绿色产业划分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在环境友好型类别上,我们又细分为四种,分别是生态保护业,节能环保业,环境友好业、绿色科技业。在资源节约型类别上,我们细分为两种,分别是资源环境业和资源节约业。在上述分类上,我们既参照了国际上通行的标准,也结合了我国在绿色产业的一些分类方式。”
据了解,人行抚州中支将绿色信贷统计的要素分为绿色信贷主体要素、绿色信贷要素和绿色信贷质量要素三个主要部分,依上述三个部分的结构性数据可进行相应的归类处理。
在抚州市政府相关部门及人行抚州中支多维度的保障推动下,截至2017年6月,抚州市银行业金融机构发放绿色信贷3507笔,余额17862亿元,绿色信贷余额占全市信贷余额的1393%,较年初新增856亿元,占当期全市新增信贷额度的56%;新增绿色贷款1279笔,涉及个人和法人客户分别为618笔和661笔;不良绿色信贷43笔,余额312221万元,不良率为017%。
“制度创新是绿色信贷可持续增长标准建立的保障。只有不断完善和优化制度体系,才可能令绿色信贷支持绿色产业发展成为一种新常态。”人行抚州中支副行长杨发根如是说。
产业创新:绿色产业内涵构建为“基础”
记者走进位于抚州广昌县的江西致纯食品有限的展厅,映入眼帘的是围绕着莲加工的一系列食品,包括莲子汁、莲花茶、莲子饼干等,站在展厅中央介绍情况的是这家企业的董事长,也是广昌县有名的爱莲之人——陈荣华。
“莲产业是广昌县的支柱产业,我从小在广昌的农村长大,怀着对莲的深厚感情,加上积累的种莲经验,2011年,我回到了阔别20多年的家乡,想把广昌的莲产业做大做强,而且是做到全国最高的标准。目前,我有1000多亩的有机莲种植基地,投资12亿元建设了专门生产莲子食品加工的研发及制造园区。我的目标是,只做有机绿色食品,让享用‘莲爽’品牌系列产品的消费者吃得安心、睡得安稳。”
行走在致纯的厂区内,无论是园区的环境,还是生产车间内部,都是那么整洁、有序,其间还会有一些围绕“莲”主题的小景致,看得出“主人”的别具匠心。提到种莲、做“莲”,这位50岁出头的返乡创业者总是滔滔不绝。据他介绍,经过五年多的打磨,“莲爽”品牌的产品已经得到市场的高度认可,江西省政府将着力把“莲爽”打造为全国知名品牌,与华润商超已确立全国性合作意向,广昌农商行发放了500万元的“财源信贷通”贷款。同时,该与南昌大学合作建立了中国白莲食品研究中心,在研发新产品的同时,将重新制定(通芯)白莲标准,提高广昌白莲的通芯度(98%以上),水分干度达95%以上,重塑广昌白莲良好形象。
“广昌乃至整个江西的食品工业基础都比较薄弱,我们要一个小的设备配件都要到南昌甚至是广州去买,广昌的交通发展滞后,人才难觅,这些都是企业发展面临的挑战。但我有信心推动广昌白莲产业的大变革,我们已在产品研发上累计投入了1000多万元,仅商标征集就花费了几十万元。国家发展进入了新的时代,食品加工产业面对更好的机遇,莲食品‘清心、养生、绿色、健康’的特点正好契合这个发展机遇。” 陈荣华信心满满地说。
据广昌县县长欧阳巧文介绍,广昌乃至整个抚州市,对发展绿色产业、绿色金融的共识是明确的。产业策略方面包括在工业产业中“植”绿、在农业产业中“种”绿、在文化旅游产业中“添”绿、在生态建设中“造”绿、在招商引资中“引”绿、在节能减排降碳中“生”绿。广昌将以超过10万亩的莲种植为基础,打造真正绿色生态、富有活力的新型绿色经济形态,让绿色金融在广昌落地生根。
市场创新:绿色金融供给多元发展为“动能”
“抚州的绿色金融发展是多元化发展,多样性共生。” 杨发根告诉记者,抚州在绿色金融创新上,紧密围绕着市场多层次的金融供给展开,有政策性的占比很高的农发行的介入,有“接地气”的农信机构的夯实落地,有“信贷+保险”的创新模式提供满足多样化需求的保险信贷产品,扩大政策性农业保险承保覆盖面和保障深度,有“绿色金融+低碳经济”的示范区平台构建模式等。
记者看到,抚州在绿色金融供给的多元化发展上可谓用心良苦,尤其是在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上遵循市场规律,依托绿色产业基础,进行了诸多有益的尝试。包括 “绿色金融+绿色旅游”。如上饶银行创新探索开展旅游景区经营权质押,以大觉山门票等收益为还款来源,向大觉山景区集团有限发放旅游景点收费权质押贷款45亿元。“绿色金融+绿色工业”。如东乡县农村信用社推出了“科技创新贷”,为江西雨帆升级发展提供授信贷款2500万元,支持该企业与浙江大学开展变性淀粉产业科技合作,引入新技术,利用木薯加工提取“燃料乙醇”项目。“绿色信贷+绿色能源”。如乐安县积极开展“绿色信贷+绿色能源”创新,开发出中国首个国际标准自愿减排林业碳汇项目,在广州碳排放交易所正式挂牌交易。同时,加大对光伏项目的对接,该县农商行为255个光伏合作社授信27亿元,发放贷款26亿元,支持全县9761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实现政府、银行、企业和贫困户多方共赢的局面。
“目前,抚州的绿色金融实践只是一个开始,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完善绿色金融服务体系,加强绿色信贷基础设施建设,创新更多有效的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开发建设抚州市绿色金融服务综合平台,建立绿色信贷沟通共享机制,使绿色金融能够更好地支持抚州经济的转型升级。” 杜正琦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