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贵宾
- 最后登录
- 2021-9-9
- 注册时间
- 2019-2-15
|
4月6日,基准医疗(AnchorDx)宣布,该公司与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的兰平教授和吴现瑞教授团队在Molecular Oncology(影响因子: 6.574)发表了一篇题为“A novel cell-free DNA methylation-based model improves the early detection of colorectal cancer”的研究论文。
结直肠癌(CRC)是全球第三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尽管治疗方法有所改善,但TNM晚期CRC患者的预后仍较差。I期CRC患者的5年生存率为91%,而IV期仅为14%。因此,对早期CRC的精准筛查是降低CRC相关死亡率的关键策略之一。
目前,甲基化测序主要分为有创结肠镜检查和无创大便CRC筛查,有创结肠镜检查存在对技术和设备要求高、检查前需要彻底清洁肠道、侵入性检查会带来一定的痛苦和并发症风险、患者依从性差等问题;而无创大便CRC筛查存在假阳性率高、非必要的治疗、价格相对较高、缺乏长期随访研究数据等问题,现阶段迫切需要一种高灵敏度和特异度的无创性CRC筛查产品。
本项目研究通过187个组织DNA样本(91个非恶性组织,26个进展期腺瘤[AA]和70个CRC)和489个血浆cfDNA样本进行靶向DNA甲基化测序,建立并验证了用于AA和早期CRC非侵入性检测的基于11个DNA甲基化生物标志物的cfDNA甲基化模型。
1、研究工作流程
为鉴定结直肠癌(CRC)特异的DNA甲基化生物标志物,研究者收集了313个组织样本(139例正常,30例进展期腺瘤[AA]和144例结直肠癌[CRC])进行靶向DNA甲基化二代测序(NGS)。此外,为进一步探索这些DNA甲基化标志物在CRC早期检测中的临床应用,采集了577例血浆样本(169例健康对照组、44例非进展期腺瘤[NAA]、76例AA和288例CRC)进行NGS测序分析。经过DNA提取、文库构建和DNA甲基化测序的质控,最终分析了187个组织样本和489个血浆样本。应用Wilcoxon检验和Benjamini-Hochberg多重检验筛选组织队列,得到了667个CRC特异的DNA甲基化生物标志物。将133例正常血浆样本和248例CRC血浆样本随机分组到训练和验证集中,进行建模分析,从该667个生物标志物中进一步筛选CRC特异甲基化生物标志物。在LASSO选择后,基于训练集获得11个CRC特异性甲基化生物标志物,然后使用验证集进一步确认。最终,通过对NAA、AA和CRC患者的诊断来评估该模型的临床价值。同时,通过与癌胚抗原(CEA)和碳水化合物抗原19-9(CA19-9)方法的比较,评估了该模型在CRC管理中的稳定性。(Figure 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