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心系于人民,使命为了人民。党一经成立,就致力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成就,致力于为人民求解放、谋利益。大革命时期,党还处于幼年、初创时期,虽然各方面还不成熟、定型,但党就十分重视发挥人民历史主体的地位和作用,“唤起工农千百万,同心干”。在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党和人民军队更是把人民群众视为真正的铜墙铁壁。这个时期,毛主席就注重解决群众利益问题作过多次精辟的论述。党无论是夺取政权还是全国执政,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始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始终为人民利益和幸福而努力奋斗。对于这一点,任何不带偏见的人,甚至包括许多睿智的外国人士都是看得非常清楚的。力量源自人民,紧紧依靠人民。党员的含意或任务,如果用概括的语言来说,只有两句话: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切以人民利益作为每一个党员的最高准绳。进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的历史时期后,邓主席多次讲:“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不发展生产力,不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不能说是符合社会主义要求的。”面对当时一些思想上的困惑和实践上的偏差,到底什么是衡量一切工作是非得失的判断标准呢?为此,他提出了“三个有利于”的思想,即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发展为了人民,为了人民的一切。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国际形势也发生一系列深刻变化。 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我们党立党为什么、执政靠什么,改革发展的目的是什么、动力在哪里,这些大本大源的问题更加突出地摆在党的面前,成为党治国理政必须回答解决好的时代课题。总书记鲜明提出:“为什么人、靠什么人的问题,是检验一个政党、一个政权性质的试金石。”从“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到“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少”,从“我是人民的勤务员”到“人民是共和国的坚定根基,人民是我们执政的最大底气”,从“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到“让老百姓幸福就是党的事业”,从“为人民服务,担当起该担当的责任”到“我将无我,不负人民”,无不体现着总书记深厚的赤子之情、真挚的人民情怀、强烈的为民担当,“人民”是他朝斯夕斯、念兹在兹的永远牵挂。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同志为核心的党秉承党的初心使命,提出一系列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形成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思想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人民性的理论品格,坚持把人民立场作为根本立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人民情怀的执政本色、坚持人民至上的价值旨归,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强有力的主体依托和动力支持。为了解决人民群众反映最突出的问题,党的十八大后,党在全党深入开展了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去年又开展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目的就是引导全党同志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始终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作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立场,同人民风雨同舟、血脉相通、生死与共,以坚定的理想信念坚守初心,以真挚的人民情怀滋养初心,以牢固的公仆意识践行初心,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