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针灸结合吞咽治疗仪治疗卒中后吞咽障碍疗效观察 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发生率约占30%~40%,主要原因是延髓神经核或其周围神经受累所产生的延髓麻痹和双侧皮质延髓束受损或弥散性软化所产生假性延髓性麻痹。吞咽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进食呛咳或误咽极易引起吸人性肺炎,甚至窒息而危及生命。2010年8月至2011年8月,笔者采用针灸结合吞咽治疗仪治疗该病94例,现报道如下。
一、研究对象:选择我院神经内科病房收治的脑卒中患者186例,病程在1周以内,全部符合诊断标准,均存在不同程度吞咽障碍。根据入院先后顺序,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94例,男48例,女46例;年龄48—75岁,平均59.78岁;假性延髓性麻痹88例,真性延髓性麻痹6例。对照组92例,男47例,女45例;年龄47—75岁,平均60.O3岁;假性延髓陛麻痹85例,真性延髓性麻痹7例。两组资料经统计学分析有可比性(P<0.05)。
纳入标准:符合1995年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通过的脑血管病诊断标准,并经颅脑cT或MRI确诊。吞咽能力分级标准为:重度:完全不能经口摄食;中度:一部分食物能以口摄食,但不能完全维持营养,需静脉辅助营养;轻度:轻度吞咽困难,完全能经口摄食;正常:具有正常摄食吞咽能力。
排除标准:有较严重合并症(包括肝肾功能不全,心肌梗死,心衰,消化道出血,严重感染,精神障碍等);中途出院者。
二、治疗方法
1.采用针灸及吞咽治疗仪治疗。
针灸取穴:廉泉、风池、哑门、金津、玉液。廉泉穴,仰头取穴,向舌根方向深刺0.8—1.5寸,使针感向舌体放射;风池穴,朝喉结方向进针,深1—1.5寸;哑门穴,宜对准口部进针,得气后不留针;金津、玉液,用三棱针点刺放血,每日1次,l5天为1个疗程,共2个疗程。
吞咽治疗仪治疗:方法:先把红色电极(正极)放在第7颈椎处,蓝色电极(负极)放在颌下与环状骨之间。启动诊断程序,在方波脉冲刺激后得到一个数值A,采用三角波脉冲刺激得到一个数值B,计算a(a:B/A)值,推断出脑卒中患者吞咽肌群损伤程度,所有患者a值均在1~2之间。低频刺激,刺激时间1s,休息时间3s,调节电流强度至患者能见到吞咽动作为佳。时间20rain,每日2次。
2.对照组:单纯采用吞咽治疗仪治疗。
三、评定方法:采用日本洼田俊夫的饮水测试方法评定
四、结果
中医从症状上把卒中后吞咽障碍归为喉痹、舌强等范畴。主要病机为风火痰瘀阻痹清窍,气机不利,气血瘀痹于喉舌。针刺廉泉、风池、哑门穴有疏通经络,驱邪外出,宣通气机的作用。金津、玉液放血起到活血化瘀的作用,改善舌体的血液供应,促进舌的灵活性和协调性。近年来医学界应用各种方法治疗此病均取得很好的疗效。吞咽治疗仪的作用是通过脉冲刺激麻痹的神经肌肉,使吞咽肌群运动障碍缓解,提高吞咽动作的协调性,防止吞咽肌群废用性萎缩。具有很好的疗效。本研究的结果显示两种方法彼此协调,互相促进,优于单独应用吞咽治疗仪治疗。
德舒利咽表示:更多关于吞咽功能障碍治疗仪的信息,请添加官方微信:tykn21,官方老师为您一对一指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