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药论文发表河南省医学目录三类期刊《亚太传统医药》杂志2019年征稿函   杂志名称:《亚太传统医药》 主管单位:湖北省科学技术厅 主办单位:中国民族医药学会 湖北省科技信息研究院 ISSN:1673-2197 CN:42-1727/R     《亚太传统医药》杂志是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中国民族医药学会主办的国家级综合性医药期刊,国内外公开发行。创刊于2005年,为半月刊,大16开,内容以传统医药(尤其中医药)的继承与发展为重点,关注行业热点、重点、难点,介绍中国及亚太各国传统医药的经验、理论与实践,传播行业资讯。 收录情况:本刊是中国核心期刊来源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期刊网》全文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来源期刊、中国生命科学文献数据库(CBA)来源期刊、中国学术发展中心数据库期刊。 评价信息 (2017版)复合影响因子:0.442 (2017版)综合影响因子:0.261       《亚太传统医药》杂志社栏目设置: 主要刊发中医、中药、民族医药(藏医药、蒙医药、维吾尔医药、瑶族医药等)、中西医结合类型等     《亚太传统医药》杂志社稿件要求: 作者来稿务必做到以下几点: 1.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月,性别,民族,籍贯,学历,工作单位,职务,职称。 2.稿件如系基金项目(文章产出的资助背景):基金项目名称全称及具体项目编号(或项目批准号)应注明。 3.艺术论文稿件要求一般不低于4000字;正文前附150-200字论文摘要;关键词,选取3-5个文章核心术语。 4.参考文献:所有引文,必须注明出处,采用文末尾注。 5.文中计量单位的使用请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最新标准。外文字符必须分清大、小写。文中的图表要清晰,层次要分明。 6.摄影图片需原创,并且画面清晰,格式为.JPG。 7、来稿请勿一稿多投。我部自收到稿件之日起,三个工作日内对来稿进行初审,并以电子邮件形式回复作者,重点稿件将送有关专家审阅。如果一周内没有收到稿件录用通知,请与本部及时联系确认稿件是否录用。 8、论文一经发表,我社将赠送当期样刊1册。作者在文稿后面须注明邮寄地址、邮编、收件人姓名及其电话、作者姓名、电话、邮编等信息,以便通联邮寄。 注:来稿一律视作已同意删改,凡不同意改动删节论文内容者,请勿向本刊投稿。来稿内容文责自负,本刊概不承担任何连带责任。       《亚太传统医药》杂志发表联系方式:责任编辑:刘编辑
 工作扣扣:叁壹壹捌叁壹陆零陆柒  投稿邮箱:lhcbw2017@163.com  上班时间:周一至周五  8:00——18:00投稿注意:“作者姓名+(杂志名称)+QQ或联系电话”投稿到邮箱之后,请加编辑QQ进行沟通发表事宜。或者直接加编辑工作QQ,进行沟通咨询论文投稿发表事宜,更便捷,更快速,以至于您的文章得到快速刊登发表!
 
   《亚太传统医药》杂志知网收录优秀文章: 国际传统医药 拉丁美洲传统医学在卫生系统中的发展与融合 付非;郑锴;1-2 发展论坛 中医养生保健服务产业融合发展模式探析 刘连英;李胜;3-5 基础实验研究 不同浓度铁苋菜对胃肠蠕动加速性腹泻的治疗效果分析 陈秋三;韦建缘;尹雪冬;岑沛斌;谢春倩;鲜艳思;刘冬梅;夏宝莹;洪耿德;王瑶;李海帆;彭浩;刘德龙;罗瑞仪;林锦裕;李美丽;蔡铭升;6-8 冰片联合紫杉醇对脑胶质瘤细胞的化疗增效作用 郭源源;王鹏云;9-11 苦荬菜止咳化痰药效研究 甘小锐;苟静;田徽;易雅丽;14-15 民族医药 苗族舞蹈的美学特征与养生理念 陈雅婷;朱星;崔瑾;袁玥;27-29 药学研究 UPLC测定心衰宁颗粒(无糖型)中黄芪甲苷的含量 曾真;刘杉;张永萍;32-34 高压酒蒸黄连质量标准研究 孙佳彬;范润勇;纪艳玲;黄勤挽;纪奇森;38-40 泰州地区银杏叶类制剂质量分析 朱渊;王俊虎;43-48 思路与方法 论“小大不利治其标”理论的临床运用 刘红喜;49-50 基于“子午流注纳支法”探讨择辰训练太极拳防治消渴的机理 杨璐萍;胡益娟;钟冬灵;李梦晓;张福蓉;金荣疆;50-52 从虚瘀浊毒论治脓毒症急性肾损伤 汪磊;邱占军;李善刚;53-54 专论与综述 中药材红花的文献考证 谢兵;吕跃军;颜敏;58-60 柴胡、大黄药对推陈致新作用探析 于婷婷;王均宁;71-72 经筋溯源考证 黄于婷;杨岚菲;方燕平;李忠丽;廖军;73-75 《仙授理伤续断秘方》外用药特点 杨锦华;曹惠英;邹万成;80-82 桑寄生茶与岭南养生保健文化 黄蜚颖;覃展敏;李永华;83-84 中医译家翻译思想研究的概况与思考 张晶;吴青;王志杰;85-87 大学生生活方式与中医体质类型对应分析 肖全红;88-91 从“三不足,二有余”论治小儿支气管哮喘 朱化卫;刁娟娟;91-93 基于中医临床研究文献挖掘证素组合规律 瞿麟;虞海虹;杨雪梅;94-97 喷雾干燥研究进展 杨净尧;王仁广;王畅;贾艾玲;97-99 当代医家对类风湿关节炎的认识和临床经验总结 王文炎;马志毅;107-109 针刺刺法之四时宜忌探讨 李昕豪;李敏;庾珊;吴家民;110-111 针灸治疗围绝经期失眠研究进展 刘会霞;刘丽莎;袁秀丽;115-117 临证心得 凃晋文教授论治心悸验案二则 吴建萍;吴俊;丁砚兵;118-119 张建平主任医师从心肾不交论治慢性心衰经验 张兰清;张建平;119-120 中药治疗头部脓肿性穿掘性毛囊周围炎1例 刘敏;谭美琴;张池金;121-122 桂枝二越婢一汤临床运用验案二则 陈云坤;王成虎;冯英凯;123-124 刘炼应用穴位埋线疗法临证经验 杨春英;刘炼;124-126 中医辨证治疗胸痹案四则 任盼宁;徐慧;陈思娟;郑艺君;郝正燕;127-128 “汗为心之液”理论探析 谭舒;蔚青;134-136 张龙江教授运用中医药治疗肛肠病经验总结 冯轩;136-137 加味当归芍药散治疗妇科痛证举隅 丁雯雯;刘重阳;138-139 张喜奎教授运用验方治疗脊椎病经验总结 苏禹榕;张喜奎;139-140 穴位埋线治疗斑秃1例报道 李嘉萍;李敏;141-142 冯世纶教授运用五苓散临床经验总结 曾纪发;丁红平;142-143 中医治疗胡桃夹综合征1例临床分析 魏浏佳;兰义成;146-147 临床研究 针刺运动疗法结合常规针刺治疗急性腰扭伤疗效观察 蔡建彬;康梦如;150-151 冠脉慢血流导致胸痹心痛的临床证候观察及分析 黄爱玲;姚方方;张泉;聂谦;152-153 颅内动脉瘤破裂蛛网膜下腔出血介入治疗前后中医证候变化临床研究 刘昌亚;胡学斌;丁砚兵;157-158 针灸联合石膏固定治疗急性踝关节扭伤 武圣超;游明灿;余鹏;栾继耀;贺自克;王上增;164-166 药物与临床 乌鸡白凤丸联合舍曲林治疗产后抑郁症临床疗效观察 刘伟杰;陈永新;张瑞岭;166-169 安智灵方治疗老年痴呆临床研究 贾淑丽;170-171 加味圣愈汤对眩晕患者的神经功能及氧化应激水平的影响研究 张东升;174-176 肺胀Ⅰ号方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痰热壅肺型临床研究 高如花;黄小华;洪春霖;黄锦榕;洪敏俐;176-179 通腑祛瘀汤联合西药治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康复的影响 刘涛;180-181                         
 |